-
红千层2022-10-07 18:53:10
中药材“红千层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广东、广西、台湾有栽培。 资源分布:原产澳大利亚。原形态:红千层,小乔木,树皮坚硬,灰褐色;嫩枝有棱,初时有长丝毛,后变无毛。叶互生;叶柄极短;叶片坚革质,线形,长59cm,宽36mm,先端尖锐,初时有丝毛,油腺点明显,中脉在两面均突起,侧脉明显。穗状花序生于枝顶;萼管略被毛,萼齿半圆形,近膜质;花瓣绿色,卵形,长6mm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綟木2022-10-07 18:53:10
中药材“綟木”。别名:椭叶南烛、小果南烛、白心木。生境分布: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四川、贵州。性味:甘、酸,平。注意:忌食酸辣。功能主治:健脾止泻,活血,强筋。 脾虚腹泻:叶1~2两,水煎服。 跌打损伤,全身酸麻:根3~4两,水煎,红糖、黄酒冲服,早晚饭前各服1次。 刀斧伤:叶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山胡椒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。出处: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红土子皮2022-10-07 18:53:11
中药材“红土子皮”。出处: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性味:性凉,味微苦。功能主治:清热,解毒。复方:①治喉痛:红土子皮三钱(用火烤去毛),八爪金龙三钱。煎服。 ②治发烧:红清酒缸根皮、马鞭鞘、青藤香各三钱。水煎服。别名:四川山蚂蝗。出处:出自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6001400m的山地灌木林中或草坡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紫藤2022-10-07 18:53:11
中药材“紫藤”。别名:藤萝。性味:甘、苦,温。有小毒。功能主治:止痛,杀虫。用于腹痛,蛲虫病。用法用量:1钱。备注:(1)种子内含氰化合物,用量过大有中毒的可能,虽能治疗蛲虫病,但不宜久服。别名:招豆藤(《本草拾遗》),朱藤(《梦溪笔谈》),藤花菜(《救荒本草》),小黄藤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紫金藤(《江苏药材志》),轿藤、豆藤、藤萝、黄纤藤(江西《草药手册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紫薇叶2022-10-07 18:53:12
中药材“紫薇叶”。出处:《湖南药物志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 -
紫青藤2022-10-07 18:53:12
中药材“紫青藤”。别名:青藤、画眉杠、铁骨散、常青藤、山黄芪、小叶青、画眉跳杠、铁包金、大叶铁包金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分布于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。 资源分布:生于海拔3002150m的向阳山地、灌丛、林缘、丘陵、山坡路旁。原形态:牯岭勾儿茶 落叶藤状攀援灌木,高约3m,小枝平展,黄色,后变淡褐色。叶互生;叶柄长0.61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紫薇花2022-10-07 18:53:13
中药材“紫薇花”。别名:鹭鸶花、五里香、红薇花、百日红(《曲洧旧闻》),佛相花(《八闽通志》)、满堂红(涌小品》),怕痒花、猴刺脱(《群芳谱》),紫梢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,痒痒花(《滇南本草》整理本),宝幡花、五爪金龙(湖南药物志)。出处:《滇南本草》。生境分布:多栽培于庭园。分布华东、中南及西南各地。原形态:紫薇(《酉阳杂俎》),又名:猴郎达树(《酉阳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紫萁贯众2022-10-07 18:53:14
中药材“紫萁贯众”。别名:大贯从、薇贯众、大叶狼衣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林下溪边、山脚路旁。产于秦岭以南暖温带及亚热带地区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50~100cm。根茎短块状。叶丛生,二型,幼时密被绒毛;营养叶三角状阔卵形,长30~50cm,宽25~40cm,顶部以下二回羽头,小羽片披镇形,先端稍钝,基部圆楔形,边缘有细锯齿,叶脉叉状分离;孢子叶的小羽片极狭,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紫金莲2022-10-07 18:53:15
中药材“紫金莲”。别名:转子莲(《贵州草药》),紫金标(《贵州药植目录》),搬倒甑(《中草药通讯》(2):43,1971)。出处:《贵州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路旁阴处。分布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。根茎短,结节状,具支根多条。茎直立或倾斜,有棱,沟内有白粉。单叶互生;有短柄;叶片菱状卵形,长3~5厘米,宽2~3.5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楔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紫藤根2022-10-07 18:53:15
中药材“紫藤根”。出处:《浙江民间草药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