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白花猪母菜2022-10-07 18:58:46
中药材“白花猪母菜”。别名:蛇鳞菜、白线草。性味:微甘、淡,寒。功能主治:清热凉血,解毒消肿。用于痢疾,目赤肿痛,丹毒,痔疮肿痛;外用治象皮肿。用法用量:0.5~1.5两。外用适量,煎水洗患处。别名:蛇鳞菜、白线草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水边及沙滩湿地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云南。原形态:匍匐草本。节上生根,多少肉质,无毛,体态极像马齿苋。叶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白花穿心莲2022-10-07 18:58:47
中药材“白花穿心莲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中海拔的密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须药草 一年生草本。茎直立或倾地面,嫩枝和花序轴均四棱柱形,无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310mm;叶片通常卵形,长1.55cm,宽12.5cm,先端渐尖或短渐尖,基部稍下延,两面均无毛;侧脉每边约5条。总状花序顶生和腋生,花序轴常波状主糨曲,通常不分枝;花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白花苋2022-10-07 18:58:48
中药材“白花苋”。别名:烂脚蒿、白牛膝、土牛膝、怀牛膝。生境分布:云南、广西。性味:微辛,平。注意:忌服酸、冷。孕妇忌服。功能主治:散瘀止痛,除湿,调经止咳,止痢。主治痢疾,跌打损伤,风湿关节痛,肌肉痛,月经不调,血崩,老年咳嗽。用法用量:0.5~1两。泡酒服。别名:烂脚蒿、白牛膝、土牛膝、怀牛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低海拔的山坡疏林下。 资源分布:分布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白花蛇目睛2022-10-07 18:58:48
中药材“白花蛇目睛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功能主治:《普济方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白芷叶2022-10-07 18:58:49
中药材“白芷叶”。别名:蒚麻(《别录》)。出处:《别录》。功能主治:《纲目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白花菜子2022-10-07 18:58:49
中药材“白花菜子”。别名:臭菜、臭花菜、羊角菜。性味:苦、辛,温。有小毒。功能主治:祛风散寒,活血止痛。用于风湿疼痛,腰痛,跌打损伤,痔疮。用法用量:外用适量,捣烂外敷或煎水洗患处。出处:《国药提要》。性状:干燥种子,呈扁圆形,极细小,直径O.5~1毫米,厚0.5毫米。外皮黑褐色或黑色,粗糙不平,有细密的蜂窝状麻纹,规则地排列成同心环状,边缘有一小缺口,种仁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白花九里明2022-10-07 18:58:50
中药材“白花九里明”。别名:白花、青羊藤、六月零、千里光、九里明、管芽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林边、山坡灌丛或密林中,路边、溪旁赤常见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假东风草 攀援状草质藤本或基部木质。茎圆柱形,长35m或有时长达7m,多分枝,有沟纹,无毛或幼枝被锈色必短柔毛,花序轴上的毛更密,上部节间长49cm。叶无柄或有长35mm的短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白花藤2022-10-07 18:58:50
中药材“白花藤”。出处: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丘陵地溪边等处。分布浙江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攀援草本。茎细长,圆柱形,有棱沟。叶对生,有柄,叶片为5小叶组成的单数羽状复叶;小叶狭卵形至卵圆形,有时为广披针形,先端钝或锐,基部近圆形至广楔形,通常全缘,或有浅圆钝齿,具3~5脉。圆锥花序生于上部叶腋或枝顶,苞片椭圆形,较小叶片小;花萼4片,白色,平开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白花甜蜜蜜2022-10-07 18:58:51
中药材“白花甜蜜蜜”。别名:白花枝子花、蜜罐罐、戈壁青兰。性味:苦、辛,寒。功能主治:止咳,清肝火,散郁结。用于支气管炎,高血压病,甲状腺肿大,淋巴结结核,淋巴结炎;外用治口腔溃疡。用法用量:2~4钱。外用适量,煎水漱口,治口腔溃疡。别名:白花夏枯草、白甜蜜蜜、蜜罐罐。出处:《晶珠本草》记载:治口腔病、牙齿病,清肝热。本品状如狗舌,茎方形,紫色,花状如甘青青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白芷2022-10-07 18:58:51
中药材“白芷”。性状:本品呈长圆锥形,长10~25cm,直径1.5~2.5cm。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,根头部钝四棱形或近圆形,具纵皱纹、支根痕及皮孔样的横向突起,有的排列成四纵行。顶端有凹陷的茎痕。质坚实,断面白色或灰白色,粉性,形成层环棕色,近方形或近圆形,皮部散有多数棕色油点。气芳香,味辛,微苦。炮制:除去杂质,分开大小个,略浸,润透,切厚片,干燥。鉴别: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