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白辣蓼2022-10-07 18:58:25
中药材“白辣蓼”。别名:蓼子草、马蓼、假长尾叶蓼、假长尾蓼、山蓼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草地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华东及河南、陕西、湖北、湖南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一年生草本,高3050cm。茎直立,下部常伏卧,多分枝,节部稍膨大,无毛,通常粉红色,托叶鞘圆筒形,疏被长缘毛,毛与鞘等长或仅为鞘的1/2;叶互生;叶柄极短或无;叶片披针形,稀广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白郎花2022-10-07 18:58:25
中药材“白郎花”。出处:《四川中药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中山区之森林中。分布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落叶乔木,高约10米。芽卵形,芽鳞锐形或较钝。单叶互生;长方形或长方卵形,长9~11厘米,宽4~7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斜圆,全缘,幼时密被灰色的星状毡毛;叶柄长2~3厘米。聚伞花序,花9~12朵;苞片线状长方形,长14~16厘米,宽2~2.2厘米,下面密被星状毡毛;萼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白藤2022-10-07 18:58:26
中药材“白藤”。别名:大发汗、白花藤、大毛豆、断肠叶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。出处:《云南中草药选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灌木丛中或河边阴湿地。分布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攀援状落叶藤本,长达10米。小枝密生短茸毛。叶互生;单数羽状复叶,长约30厘米。小叶11~13片,卵圆形,长5~8厘米,宽2~3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圆形至近心形,幼时两面密生丝状茸毛,老时近无毛。总状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白透骨消2022-10-07 18:58:26
中药材“白透骨消”。别名:透骨消、连钱草、活血丹、见肿消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植物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1700m的溪边、林缘阴湿肥沃土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南部秦岭一带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1530cm。全株被具节的长柔毛。匍匐茎着地生根,茎上升,四棱形。叶对生;叶柄长1.22.5cm,被长柔毛;叶片心形,长24.2cm,宽1.93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白螺蛳壳2022-10-07 18:58:27
中药材“白螺蛳壳”。别名:白螺壳(《肘后方》)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生境分布:产浙江、江苏等地。原形态:动物形态参见...
查看详情 >> -
白豆蔻2022-10-07 18:58:27
中药材“白豆蔻”。别名:多骨(《本草拾遗》),壳蔻(《本经逢原》),白蔻(《本草经解》)。出处:《本草拾遗》。生境分布:栽培于热带地区。分布泰国、越南、柬埔寨、老挝、斯里兰卡、危地马拉以及南美洲等地。我国广东、广西、云南亦有栽培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。根茎匍匐,粗大有节,近木质。茎直立,圆柱状,高2~3米。叶2列,无叶柄,叶片线状披针形、披针形或倒披针形,长达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白马阴茎2022-10-07 18:58:28
中药材“白马阴茎”。别名:白马茎(《本经》)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原形态:动物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 -
白颖苔草2022-10-07 18:58:28
中药材“白颖苔草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田边、路旁、荒地和干燥山坡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及河北、陕西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河南、湖北、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白颖苔草,多年生草本。根茎细长,匍匐。秆高540cm,基部有黑褐色纤维状残存叶鞘。叶短于秆,宽13mm,扁平。苞片鳞片状,穗状花序卵形或卵状椭圆形,由58个小穗密集于秆端;小穗卵形,长58mm,顶端少数为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白金果榄2022-10-07 18:58:29
中药材“白金果榄”。别名:山总管、百解薯、银袋、苦凉藤。性味:苦,寒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。用于肠炎腹泻,菌痢,腮腺炎。用法用量:3~5钱,水煎服。治乳腺炎,过敏性皮炎,疥疮,用块根研粉,日服3~4次,每次1钱,开水冲服;另取干粉适量调醋外搽。备注:(1)本品在广西叫“银袋”,是形容它块根的形状和颜色特征。因它块根状如口袋,内白色,故名银袋。(仿佛防己科的金果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白酒草2022-10-07 18:58:29
中药材“白酒草”。别名:山地菊、假蓬、酒药草、小白酒草。生境分布:福建、台湾、广西、广东、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。性味:辛、微苦,平。功能主治:消炎镇痛,祛风化痰。主治肋膜炎,小儿肺炎,喉头炎,小儿惊风。用法用量:3~5钱,小儿酌减。别名:刀口药、酒药草、小白酒草、石青菜、毛青菜、毛柴胡、山地菊菊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草丛中或林缘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