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牛奶浆根2022-10-07 19:03:42

    中药材“牛奶浆根”。别名:毛天仙果根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。出处: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归经:《闽东本草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牙痈草2022-10-07 19:03:42

    中药材“牙痈草”。别名:破布草、破布粘、大号疟草、一条龙、母一条根、半边龙。出处:福建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、村边砂质土壤。分布福建、广东等亚热带和温带地区。原形态:二年生直立草本,被硬粗毛。单叶互生,阔披针形,先端短尖,基部渐狭而下延,下面具有粗而显明的叶脉,两面均被粗毛,全缘。蝎尾状总状花序;花白色或蓝色、或篮色中间带红;无苞片;萼片5深裂;花冠管短,喉部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牛尾泡2022-10-07 19:03:43

    中药材“牛尾泡”。别名:山泡刺藤、黄泡叶(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)。出处: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灌丛中,路边及林缘。分布四川,贵州,广西,湖北等地。原形态:常绿攀援或匍匐灌木,高1~1.5米.茎细长,具有柄腺毛,或脱落,散生小钩状皮刺。叶互生;近革质;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形,长8~15厘米,宽4~7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深心形,边缘疏生具凸头的小锯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熊肉2022-10-07 19:03:43

    中药材“熊肉”。出处:《本草经集注》。原形态:动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燕麦灵2022-10-07 19:03:44

    中药材“燕麦灵”。别名:铜脚威灵、倒吊花、接骨一支箭。生境分布:四川、云南。性味:辛、苦,平。功能主治:祛风湿,舒筋骨,续骨。主治跌打损伤,骨折,风湿筋骨疼痛。用法用量:3~5钱。别名:铜脚威灵、倒吊花、接骨一枝箭。出处: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、荒地。分布云南、贵州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不到30厘米。根丛生,表面浅棕黄色。基生叶厚,近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爆仗竹2022-10-07 19:03:44

    中药材“爆仗竹”。别名:吉祥草、马鬃花、观音柳、花丁子、马骔花。出处:始载于《华北经济植物志要》。生境分布:为一美丽的庭园观赏植物。福建、广东常有栽培。原形态:灌木,直立,高可达1m。木贼状,几乎无叶。全株无毛。茎四棱形,枝纤细轮生,顶端下垂。叶小,散生;叶片长圆形至长圆状卵形,长不及1.5cm,在枝上的大部退化为鳞片。除伞圆锥花序狭长,小聚伞花序有花13朵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爬山豆根2022-10-07 19:03:45

    中药材“爬山豆根”。出处: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生境分布:生山坡林下或草丛中。分布云南、贵州、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三棱枝杭子梢,又名:三棱草、山落花生、大发表、野蚕豆根、三棱梢爬山豆。 小灌木,高60~120厘米。小枝三棱形,无毛。叶互生;小叶3,长椭圆形,长4.5~8厘米,宽1.5~2.5厘米,先端圆或微凹,基部近圆形,全缘,下面被白色长毛,侧生小叶较小;叶柄有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熊脑2022-10-07 19:03:45

    中药材“熊脑”。出处:《唐本草》。原形态:动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燕窝2022-10-07 19:03:46

    中药材“燕窝”。别名:官燕、白燕、灰腰金丝燕、爪哇金丝燕、单色金丝燕、南海金丝燕。生境分布:福建、广东(海南岛)、印度尼西亚、马来西亚、日本、泰国。功能主治:养肺阴,化痰,止咳。主治肺虚痨嗽,咳喘,咯血,痿损潮热等症。用法用量:1~2钱。备注:燕窝生海岛断崖峭壁岩洞间,产期分三期,头期为毛燕,二期为白燕,三期为血燕,以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熊脂2022-10-07 19:03:46

    中药材“熊脂”。别名:熊白(陶弘景),熊恤(《洞天奥旨》)。出处:《本经》。生境分布:产四川、云南、黑龙江、吉林等地。原形态:动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