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鸢根2022-10-07 18:28:56
中药材“鸢根”。别名:鸢头、扁竹根、赤利麻、土知母、冷水丹、蛤蟆跳缺、蓝花矮陀、九把刀、搜山虎、下搜山、蓝七、天蜈蚣、下山虎、摇痕七、勒马回阳、中搜山、土田七、乌七、蛤蟆七、青蛙七、蜞马七、搜山狗、蛇头知母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林缘、水边湿地及向阳坡地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一枝蒿2022-10-07 19:35:54
中药材“一枝蒿”。别名:蜈蚣草(《分类草药性》),乱头发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,一支蒿、飞天蜈蚣(《贵阳民间药草》),羽衣草(《贵州草药》),千条蜈蚣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,锯草(《内蒙古中草药》)。出处:《纲目拾遗》。生境分布:产东北,华北及四川、贵州等地。原形态:①蓍(《尚书》) 多年生草本,高50~100厘米。茎直立,有棱条,上部分枝。叶互生,长线状披针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七星剑2022-10-07 19:35:35
中药材“七星剑”。别名:小叶不红、假芥兰、星色草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,独行千里(《本草求原》),野香薷(《岭南草药志》),小叶荠薴(《广西植物名录》)。出处:《生草药性备药》。生境分布:多生于山谷、疏荫、湿润的林下。分布我国南部。原形态:一年生直立草本,揉之有强烈香味。单叶对生,具柄;叶片呈椭圆状披针形,先端渐尖,基部渐狭或楔尖,边缘有锯齿,两面有透明的腺点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八角莲2022-10-07 19:31:13
中药材“八角莲”。别名:一把伞、六角莲、独叶一枝花、独脚莲[江西]、一碗水[陕西]、八角七、八角兵盘七、鬼臼。原形态:1、八角莲:多年生草本,高10~40厘米。有粗壮结节状的根状茎。茎直立,无毛。茎生叶常为2片,叶柄长10~15厘米,盾状着生,叶片矩圆形或近圆形,长16~22厘米,宽12~19厘米,细齿,嫩时有斑纹。夏季开花,花紫红色,4~8朵簇生于二茎生叶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及己2022-10-07 19:27:42
中药材“及己”。别名:四叶对、四皮风、獐耳细辛、四角金、对叶四块瓦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20~40厘米。根状茎横生,粗短,须根密集,状如细辛。茎单一或数个自根抽出,具明显的节,无毛,单叶对生,常4片生于茎顶,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。夏季开花,穗状花序单一或2~3生于茎顶,无花梗及花被。浆果梨形。性味:辛、温。有毒。功能主治:舒筋活络,祛风止痛,消肿解毒。用于跌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古羊藤2022-10-07 19:27:31
中药材“古羊藤”。别名:苦羊藤、南苦参。性味:苦、微甘,凉。注意:本品叶和种子有毒,据广西上思、东兴地区反映,误食叶可引起头晕,腹痛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散淤止痛。用于感冒发烧,肠炎,痢疾,胃痛,跌打肿痛,毒蛇咬伤。用法用量:1~2钱。别名:老鸦咀、毛青才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,南苦参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,奶藤、马达、红马连鞍、虎阴藤(《南方主要有毒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小血藤2022-10-07 19:20:18
中药材“小血藤”。别名:钻骨风、八仙草(《分类草药性》),血糊藤(《经济植物手册)),钻石风(《重庆草药》),天青地红(《陕西中草药》),五香血藤、滑藤、爬岩香、满山香、香血藤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。出处:《草本便方》。生境分布:生长于山坡上或山沟中。分布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陕西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木质藤本,高达2米,单叶互生,革质,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山百足2022-10-07 19:18:57
中药材“山百足”。别名:小球子草、小叶球子草、入地蜈蚣、过界蜈蚣、石蜈蚣、过岭蜈蚣、上山蜈蚣。生境分布:广东、广西。性味:甘、淡,平,微温。功能主治:祛痰止咳,舒肝止痛。主治咳嗽痰稠,胸痛,跌打胸胁痛。用法用量:鲜品1~3钱(小儿酌减),水煎服。别名:入地蜈蚣、过界蜈蚣、石蜈蚣、过岭蜈蚣、上山蜈蚣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林下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海南和广西。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微毛柃2022-10-07 19:16:39
中药材“微毛柃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谷、溪边、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安徽、江西、湖南、贵州及东南沿海各地。原形态:微毛柃 灌木,高23mm嫩枝圆柱形,有微毛。叶互生,革质;叶柄有微毛;叶片长圆状椭圆形,长48cm,宽1.53cm,先端锐尖,基部楔形,边缘有细锯齿。花单性,雌雄异株;花白色,25朵腋生;萼片近圆形,下面有微毛;雄花花瓣倒卵形,雄蕊1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柴桂2022-10-07 19:12:01
中药材“柴桂”。别名:臭马桂、三条筋、桂皮香。炮制:选树干径达15厘米以上的桂树(过嫩则质量差,不宜砍伐),将树干锯成50厘米长的短节,剥下树皮(切勿折破),置于室内以青草覆盖“发汗”,至发热时取出,再按树皮的厚薄大小,纵切成宽约10~15厘米的条块,晒干即成。性味:辛、甘,大热。有小毒。功能主治:散风寒,止呕吐,除湿痹,通经脉。用于呕吐,噎膈,胸闷腹痛,筋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