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金星草2022-10-07 18:36:25

    中药材“金星草”。别名:金钏草(《本草图经》),大金星凤尾(《履巉岩本草》),凤尾草(《纲目》)。出处:《嘉佑本草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阴湿山谷中石上或树干上。分布我国西南部及广西、安徽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植株高15~45厘米。根状茎组长,横走,密生披针形鳞片。叶远生;柄长5~20厘米,禾秆色;叶片近革质,披针形或矩圆状披针形,长10~25厘米,宽2.5~4厘米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银不换2022-10-07 18:34:57

    中药材“银不换”。别名:毛蔘箕藤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,银锁匙、金线风(《广西中草药》)。出处: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潮湿山地、村旁、丘陵灌木丛中。分布广东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缠绕草质藤本。根似鸡肠,褐黑色。茎纤细有纵条纹,嫩枝被毛。叶盾状着生,三角状阔卵形,长4~10厘米,宽2.5~8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微缺或近截平,通常全缘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骆驼肉2022-10-07 18:31:19

    中药材“骆驼肉”。出处:《日华子本草》。性味:甘,温。 ①《日华子本草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骆驼黄2022-10-07 18:31:18

    中药材“骆驼黄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性味:苦,平,微毒。功能主治:治风热惊疾。用法用量:内服:研末,1~2分。出处:出自《本草纲目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野驼栖息于荒漠的沙漠地带。耐寒暑饥渴,以灌丛和半灌丛的盐碱植物为食。常季节性适徙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新疆东南部、甘肃、青海、内蒙古。原形态:双峰驼,为大型偶蹄类之一,体重可达500kg。比马高大,颈长弯曲如鹅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鲎胆2022-10-07 18:30:37

    中药材“鲎胆”。别名:鲎鱼胆(《圣济总录》)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功能主治:《纲目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一枝旗2022-10-07 19:35:53

    中药材“一枝旗”。别名:东南星蕨、石韦、灯火草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5001500m的山地林缘,攀援于树干或岩石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原形态:植株高2050cm。根茎攀援,略呈扁平状,疏被披针形鳞片,长渐尖头,基部卵圆,边缘有疏齿。叶远生;叶柄长37cm,基部疏被鳞片,并以关节与根茎相连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人血七2022-10-07 19:32:34

    中药材“人血七”。别名:野人血草、大人血七、大金盆、野人血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7002200m的高山林下阴处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湖北、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人血草 多年生草本。茎高3050cm,含红色汁液,通常不分枝,茎、叶柄及叶背均被褐色卷曲的柔毛。基生叶叶柄长约7.510cm;叶片大头羽状深裂至中脉,裂片47对,侧面的斜卵形,边缘粗齿状,顶生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入地金牛2022-10-07 19:31:21

    中药材“入地金牛”。别名:蔓椒、豕椒(《本经》),猪椒、彘椒、狗椒(《别录》),豨椒(陶弘景),金椒(《本草图经》),金牛公、两边针(《岭南采药录》),山椒(《广州植物志》),上山虎、花椒刺、胡椒竻(《广西中兽医药植》),出山虎、入山虎(《陆川本草》)。出处:《本草求原》。生境分布:多生于低丘陵坡地灌木丛中。分布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台湾、云南、湖南等地。原形态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化香树果2022-10-07 19:29:33

    中药材“化香树果”。别名:化香树球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。出处:《湖南药物志》。性味:辛,温。 ①江西《草药手册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千斤拔2022-10-07 19:28:54

    中药材“千斤拔”。别名:蔓性千斤拔、一条根、老鼠尾、吊马墩、吊马桩、金牛尾、箭根、钉地根、土黄芩[广西、广东]、钻地风[四川]。原形态:蔓性半灌木,高1~2米。根粗锥形,形如鼠尾,不易拔出。茎多枝而被短毛,幼时四棱形。三出复叶互生。秋季叶腋抽出总状花序,蝶形花冠红紫色。荚果矩圆形,浅黄色,长约8毫米,有黑色球形种子2粒。性味:甘、微温,平。功能主治:祛风湿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