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蛤蜊粉2022-10-07 18:41:48
中药材“蛤蜊粉”。别名:蛤粉(《圣惠方》)。出处:《本草会编》。原形态: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 -
蜗牛2022-10-07 18:41:38
中药材“蜗牛”。别名:天螺蛳、里牛、瓜牛。性味:咸,寒。有小毒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利尿。用于痈肿疔毒,痔漏,小便不利。用法用量:0.5~1钱,研末或入丸散剂服。外用适量,研末或鲜品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仆累(《山海经》),小牛螺、黄犊(《三苍》),蚹蠃、鼠蝓(《尔雅》),蜗蠃、蜾蠃(《说文》),蠡蠃(《广雅》),陵螺(崔豹《古今注》),山蜗、瓜牛(陶弘景),蠡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蜻蜓2022-10-07 18:41:29
中药材“蜻蜓”。别名:大蜻蜓、绿蜻蜓。生境分布:全国各地。功能主治:补肾益精,解毒,止咳。主治阳痿遗精,喉咙肿痛,百日咳等。用法用量:3~5只,入丸散剂。别名:灯烃、负劳(《尔雅》),蟌(《淮南子》),蝍蛉(《方言》),桑蜋(《说文》),胡蝶(崔豹《古今注》),狐梨(《尔雅》郭璞注),蜻蛉(《别录》),诸乘(《本草经集注》),蜻虰,纱羊(《纲目》),青娘子(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蜜桶花2022-10-07 18:41:22
中药材“蜜桶花”。别名:猫花、蜂糖花、蜂糖罐、野连翘、叶上花、蜂蜜果、铁林杆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5002 600m的林中及林缘。分布于中南及西南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中南及西南。原形态:来江藤,灌木,高23m。全株密被锈黄色星状绒毛,枝及叶上面逐渐变无毛。叶柄短,长约5mm,有锈色绒毛;叶片革质,长卵形,长310cm,宽3.5cm,先端锐尖头,基部近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蜻蜒兰2022-10-07 18:41:20
中药材“蜻蜒兰”。别名:竹叶兰。出处:出自《东北植物检索表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5002800m的山坡林下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及四川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蜻蜒兰,陆生植物,高2450cm。根茎短,根粗,肉质,或多或少呈指状。茎直立,具13枚叶。叶倒卵形至椭圆状卵形,长615cm,宽37cm,先端钝。总状花序狭长,具多数花;花苞片狭披针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角翅卫矛根2022-10-07 18:40:08
中药材“角翅卫矛根”。别名:蜘蛛果根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6002600m的山谷林内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湖北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角翅卫矛 半常绿灌木,高12m。小枝圆柱形;冬芽圆锥形,长约5mm。叶互生;叶柄长约6mm;叶近革质,条状披针形,长715cm,宽1.32cm,先端长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具细密锯齿,叶脉在两面稍凸起,明显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观音茶2022-10-07 18:40:07
中药材“观音茶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2003400m的干旱山坡、沟谷、岩石坡、灌丛及杂木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北及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湖北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白毛银露梅,灌木,高0.32m。树生纵向剥落。小枝灰褐色或紫褐色,被稀疏柔毛。叶互生,奇数羽状复叶,通常具小叶2对,偶为3小叶,上面1对小叶基部下延与轴汇合;叶柄被疏柔毛;托叶膜质,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豌豆七2022-10-07 18:39:40
中药材“豌豆七”。别名:白三七[陕西]、还阳参、三匹七、打不死、一代宗、接骨丹、三步接骨丹、姜皮矮陀陀、玉蝴蝶[云南昆明]。性味:苦、涩,凉。功能主治:止泻痢,消肿止痛。用于痢疾,腹泻,喉炎,跌打损伤,风湿疼痛。用法用量:1~3钱,水煎或泡酒服。别名:白三七、一代宗、打不死、还阳参、接骨丹、三步接骨丹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3300m的山坡沟边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败酱2022-10-07 18:39:22
中药材“败酱”。别名:鹿肠(《本经》),鹿首、马草、泽败(《别录》),鹿酱(《药性论》),酸益(《日华子本草》),苦菜、苦蘵(《纲目》),野苦菜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苦猪菜(《江西中药》),苦斋公(《四川中药志》),豆豉草、豆渣草(《重庆草药》),白苦爹、苦苴(《闽东本草》)。出处:《本经》。生境分布:产于四川、江西、福建等地。原形态:①白花败酱,又名:胭脂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赤楠2022-10-07 18:39:08
中药材“赤楠”。别名:牛金子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鱼鳞木、赤兰、石柃、山石榴(《中国经济植物志》),瓜子柴、山乌珠、细叶紫陵树、细子莲、赤楠蒲桃、瓜子木、假黄杨(《海南植物志》)。出处:《贵州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疏林、灌木丛中和峡谷溪旁。分布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南、贵州等地。原形态:灌木,高1~6米。茎多分枝;树皮茶褐色;小枝四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