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百草霜2022-10-07 18:58:07
中药材“百草霜”。别名:锅底灰、锅烟子。性状:为乌黑色粉末或结成小颗粒,手捻即为细末。质轻细,似霜,随风可以飞扬,入水则漂浮而分散。无臭,无味。性味:辛,温。功能主治:止血,止泻。用于吐血,咯血,便血,功能性子宫出血,腹泻,食积泻痢。外用治外伤出血,衄血。用法用量:1~3钱;外用适量,撒敷患处。别名:灶突墨(《千金方》),灶突中尘(《外台秘要方》),灶额上墨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短小蛇根草2022-10-07 18:57:18
中药材“短小蛇根草”。别名:荷包草、金锁匙、鸡冠草、白丁香、向日癀、金铃仔草、乌枪头、山苋菜、小蛇根草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林下潮湿的土壤或水边岩石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。原形态:短小蛇根草,矮小草本,高1030cm。茎被短柔毛,直立或下部匍匐,匍匐部分节上生根。叶对生,薄纸质;叶柄长515mm,被短柔毛;托叶钻形,长45mm,脱落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石上蕉2022-10-07 18:57:15
中药材“石上蕉”。别名:黎芦叶虾脊兰、山三棱。出处: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谷溪边或林下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台湾、海南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三褶虾脊兰,陆生植物。茎短。叶近基生,具长柄;叶片椭圆形,长约30cm,宽达10cm,先端锐尖或急尖,两面略生柔毛。花葶从叶丛中长出,高达70cm以上;总状花序密集多数花,体体被毛;花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石刁柏2022-10-07 18:56:52
中药材“石刁柏”。别名:小百部、山文竹。生境分布:各地有栽培。主产广西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光滑无毛,稍带白粉。茎长而软。叶状枝丝状,每3~6枚成簇,长5~30mm;鳞叶淡黄色。雌雄异株,花长6mm,1~4朵腋生,花梗长约lcm;雄花花被片6,长5~6mm,雄蕊6,药背着;雌花花被长约3mm,有6枚退化雄蕊。浆果球形,红色。花期7~8月。性状:块根数个或数十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石米2022-10-07 18:56:50
中药材“石米”。别名:小石枣子、小羊耳蒜。性味:甘,微寒。功能主治:清热,润肺止咳。用于肺结核咳嗽,风热咳嗽,百日咳。用法用量:2~3钱。别名:小石枣子、还阳。出处: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附生于林中树上或山谷岩石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湖北、四川。原形态:小羊耳蒜,附生植物。植株矮小,高13cm。假鳞茎狭长圆形,彼此紧接而斜伏于匍匐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石笔海胆2022-10-07 18:56:45
中药材“石笔海胆”。别名:烟嘴海胆、海胆、粗棒海胆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活时体色美丽,大棘一般深浅不均匀的浅褐色或灰褐色,也有带灰色或黑紫色,末端常有13条浅色环带,口面的大棘末端常为红色。中棘为白色、褐色或紫黑色。栖息于沿岸珊瑚礁洞穴内,有时在水深20m处也能发现。4月间产卵。 资源分布:我国分布于海南及西沙、南沙等沿海。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石柑子2022-10-07 18:56:41
中药材“石柑子”。性味:淡,平。注意:孕妇忌服。功能主治:祛风除湿,活血散瘀,消积,止咳。用于跌打损伤,晚期血吸虫病肝脾肿大,风湿性关节炎,小儿疳积,咳嗽;外用治骨折,中耳炎,鼻窦炎。用法用量:0.5~1两,酒泡服或水煎服。外用鲜品捣烂敷患处或捣烂取汁,滴患处。别名:石气柑、柑子菌芋(《分类草药性》),石蒲藤(《岭南大学校园植物名录》),巴岩香、青蒲芦茶、石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石蕊2022-10-07 18:56:40
中药材“石蕊”。别名:山石蕊、石花、石伤药、太白树。生境分布:分布于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陕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化学成分:含原冰岛苔酸(protocetraric acid, C18H14O9)、冰岛苔酸(cetratic acid, C20H18O9)、富马原冰岛苔酸(fumaprotocetraric acid, C22H16...
查看详情 >> -
石蜈蚣2022-10-07 18:56:40
中药材“石蜈蚣”。别名:红蚂蝗七、石螃蟹、石棉、岩白菜、岩蚂蝗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4001000m的山地林中石上或岩石上、山谷溪边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西、福建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及贵州等地。原形态:蚂蝗 多年生草本。根茎粗长,扁圆柱形,有横纹,似蚂蝗状,下侧生多数须根。叶均基生;叶柄长28.5cm,有疏柔毛;叶片革质,卵形、宽卵形或近圆形,长410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石鮅鱼2022-10-07 18:56:21
中药材“石鮅鱼”。别名:桃花鱼(《脊椎动物分类学》),宽鳍鱲鱼(《鱼类分类学》)。出处:《本草抬遗》。生境分布:黑龙江、长江及珠江流域均有分布。原形态:体长而侧扁。腹部圆。体长约18厘米,头短,吻钝。口端位,稍向上倾斜,上颌稍长于下颌,上下颌平整无缺口。唇厚,上颌骨后延至眼后缘。眼位于头侧稍近吻端。下咽齿3行,顶端尖而微弯。鳞较大,腹鳍基部有一延长的腋鳞。侧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