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打火草2022-10-07 19:16:16

    中药材“打火草”。别名:香青、清明草。生境分布:陕西、甘肃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。性味:甘、平。功能主治:清凉解毒,止咳定喘。主治感冒咳嗽,急、慢性气管炎,风湿性腿痛,高血压。用法用量:1~3钱。别名:香青。出处: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路旁、山坡、草丛中。分布西藏、甘肃、四川、陕西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茎直立,高10~30厘米。叶互生,无柄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抱树莲2022-10-07 19:15:58

    中药材“抱树莲”。别名:抱石莲、瓜子菜、飞莲草。性味:甘、淡,微凉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止血消肿。用于黄疸,淋巴结结核,腮腺炎,肺结核咯血,血崩,乳腺癌,跌打损伤。用法用量:0.5~1两。外用鲜草适量,捣烂敷伤处。别名:巧根藤、飞连草(《岭南采药录》),星毛抱树莲(《广州植物志》),抱石莲、瓜子菜(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。出处:《声草药性备要》。生境分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撑篙竹2022-10-07 19:15:34

    中药材“撑篙竹”。别名:油竹、白眉竹、花眉竹。出处:始载于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河溪两岸和村落附近,常见栽培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南各地。原形态:撑篙竹 植株木质化,呈乔木状。竿高710m,直径45.5cm,尾稍近直立,下部挺直,节间长30cm左右。幼时薄被白蜡粉或具糙硬毛,竿壁厚,基部数节间具有黄绿色纵条纹;节处稍有隆起,竿基部数节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方榄2022-10-07 19:15:15

    中药材“方榄”。别名:三角榄。出处:方榄始载于《纲目》橄榄条下,云:“又有一种方榄,出广西两江峒中,似橄榄而有三角或四角…”所述与本种相符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分布于广西、云南等地。 资源分布:生于海拔4001300m的杂木林中。原形态:方榄 乔木,高1525m。小枝有皮孔,幼枝被稀疏灰色短柔毛。奇数羽状复叶互生;托叶钻形,被柔毛,早落;小叶56(10)对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无花果根2022-10-07 19:15:08

    中药材“无花果根”。出处: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原形态: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月季花2022-10-07 19:14:41

    中药材“月季花”。别名:月月红。性状:本品呈类球形,直径1.5~2.5cm。花托长圆形,萼片5,暗绿色,先端尾尖;花瓣呈覆瓦状排列,有的散落,长圆形,紫红色或淡紫红色;雄蕊多数,黄色。体轻,质脆。气清香,味淡、微苦。贮藏:置阴凉干燥处,防压、防蛀。归经:归肝经。性味:甘,温。功能主治:活血调经,散毒消肿。花:用于月经不调,痛经,痈疖肿毒,淋巴结结核(未溃破)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望江南2022-10-07 19:14:38

    中药材“望江南”。别名:羊角豆、山绿豆、假决明、狗屎豆、假槐花。性味:甘、苦,平。有小毒。功能主治:种子:清肝明目,健胃润肠。用于高血压头痛,目赤肿痛,口腔糜烂,习惯性便秘,痢疾腹痛,慢性肠炎; 茎、叶:解毒。外用治蛇、虫咬伤。用法用量:种子3~5钱;茎、叶外用适量,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金花豹子(《百草镜》),金豆子(《纲目拾遗》),羊角豆、野扁豆(《中国树木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木豆2022-10-07 19:14:11

    中药材“木豆”。别名:豆蓉、山豆根、扭豆、三叶豆、野黄豆。性味:辛、涩,平。功能主治:利湿消肿,散瘀止痛。用于黄疸型肝炎,风湿关节痛,跌打损伤,瘀血肿痛,便血,衄血。用法用量:3~5钱,水煎服。备注:(1)福建地区误以种子作赤小豆用。别名:豆蓉(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豆科》),观音豆(《泉州本草》),树豆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。出处:《中药鉴定参考资料》。生境分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木耳2022-10-07 19:14:11

    中药材“木耳”。别名:黑木耳。性味:甘,平。功能主治:补气血,润肺,止血。用于气虚血亏,四肢搐搦,肺虚咳嗽,咯血,吐血,衄血,崩漏,高血压病,便秘。用法用量:1~2钱。别名:树鸡(《韩昌黎集》),黑木耳(《圣惠方》),木檽(《证类本草》),木枞、木蛾(《纲目》),云耳(《药性切用》),耳子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出处:《本经》。生境分布:寄生于阴湿、腐朽的树干上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杜衡2022-10-07 19:13:36

    中药材“杜衡”。别名:怀、蘅薇香(《大戴札记》),牡、土卤(《尔稚》),楚蘅(《范子计然》),杜蘅(《广雅》),土杏(《博物志》),马蹄香((唐本草》),榷香(洪刍《香蕾,),杜衡葵(《尔雅翼,),土细辛(《土宿本草》),钹儿草(《太仓州志》),杜葵(《纲目》),南细辛(《医林纂要》),马辛(《江苏药材志》),马蹄细辛、泥里花、土里开花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