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黄花鸢尾2022-10-07 18:26:11
中药材“黄花鸢尾”。别名:开口箭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草丛、林绿草地及河旁沟边的湿地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湖北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黄花鸢尾 多年生草本。植株基部有老叶残留的纤维。根茎粗壮,斜伸;须根黄白色,有皱缩的横纹。叶基生;叶片宽条形,长2555cm,宽58mm,先端渐尖,有35条不明显的纵脉。花茎中空,高5060cm,有12枚茎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黄蜀葵子2022-10-07 18:26:11
中药材“黄蜀葵子”。出处:《本草衍义》。性味:甘,寒,滑。 ①《纲目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黄藤2022-10-07 18:26:10
中药材“黄藤”。别名:土黄连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,藤黄连(《广西中药志》),黄连藤(《中国药植图鉴》),伸筋蘑、山大王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,大黄藤(广西《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》)。出处:《本草图经》。生境分布:生密林中。分布云南、广西、广东等地。产广西、广东。原形态:肇援状灌木,长10余米。枝淡灰色,小枝有纵条纹。叶互生,卵形或长椭圆形,长10~20厘米,宽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黄草乌2022-10-07 18:26:10
中药材“黄草乌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100m一带的山地草坡或林边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西南部木里、云南西北部丽江。原形态:丽江乌头,多年生草本,高70100cm。块根胡萝卜状,长约5.5cm,直径1.6cm。茎直立,被反曲的短柔毛。叶互生;茎下部叶在开花时枯萎,具稍长柄;茎中部以上叶具短柄,叶柄长210mm;叶片宽卵形或五角状卵形,长712cm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黄蜀葵根2022-10-07 18:26:09
中药材“黄蜀葵根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化学成分:含粘液质约16%,系由阿拉伯聚糖12.30%、半乳聚糖13.19%、鼠李聚糖8.08%、淀粉16.03%、蛋白质6.38%、草酸钙17.61%等所组成。性味:甘苦,寒。 ①《纲目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黄荆子2022-10-07 18:26:08
中药材“黄荆子”。别名:布荆子(《本草求原》),黄金子(《浙江中药手册》)。出处:《纲目拾遗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向阳山地。分布长江流域及南部各省。产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南、四川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黄荆(《救生苦海》),又名:五指柑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,山荆(《玉环志》),山黄荆、黄荆条(《纲目拾遗》),七叶黄荆、蚊子柴、五指风、蚊烟柴、土柴胡、土常山、马藤、酱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黄葵2022-10-07 18:26:08
中药材“黄葵”。别名:麝香秋葵、山油麻、假棉桃、假三棯、水芙蓉、假芙蓉。性味:微甘,凉。功能主治:清热利湿,拔毒排脓。 根:用于高热不退,肺热咳嗽,产后乳汁不通,大便秘结,阿米巴痢疾,尿路结石。 叶:外用治痈疮肿毒,瘭疽,骨折。 花:外用治烧烫伤。用法用量:3~5钱。叶外用适量敷患处。花浸油外搽。别名:野芙蓉、假棉花(《广西中草药》),假山稔、毛夹(《海南植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黄菀2022-10-07 18:26:07
中药材“黄菀”。出处: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河谷草甸子、林缘、林下阴湿地。分布我国北方及东部。原形态:多年生直立草本,高约50~100厘米。单叶互生;叶片广披针形至卵状长椭圆形,边缘具锯齿状牙齿,基部楔形,两面无毛;叶柄短。头状花序排列成伞房状,小,多数,径1.7~2.6毫米,梗短;总苞1列,苞片革质,长6~7毫米,线形;边缘舌状花1排,5~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黄蜀葵花2022-10-07 18:26:07
中药材“黄蜀葵花”。出处:《嘉佑木草》。生境分布:常见于山谷、草丛间。除东北、西北外,各地均有分布,也有栽培。原形态:黄蜀葵(《香奁集》),又名:黄葵(《说文》),侧金盏、秋葵(《群芳谱》),棉花葵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黄秋葵、金花捷报、水棉花、棉花七、棉花蒿、小棉花、溪麻、野芙蓉、野甲花。 一年生或多年生粗壮直立草本,高1~2米。茎被黄色刚毛。叶大,卵形至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黄蜀葵叶2022-10-07 18:26:06
中药材“黄蜀葵叶”。出处: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性味:①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