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铧头草2022-10-07 18:34:58

    中药材“铧头草”。别名:地黄瓜(《分类草药性》),青地黄瓜(《四川中药志》),烙铁草、犁头草(《重庆草药》)。出处:《草木便方》。原形态:①白花地丁,又名:宝剑草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。 多年生草本,高约6~10厘米。主根粗圆,较长,侧根纤细且多。叶基出丛生;披针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,长2.5~7厘米,宽1~2厘米,先端钝,基部截形或楔形,边缘具浅而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金瓜草2022-10-07 18:36:13

    中药材“金瓜草”。别名:睫毛齿果草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长于草地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苏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贵州等地。原形态:椭圆叶齿果草 一年生草本,高1020cm。茎单一或分枝,具沟槽,无翅。无叶柄;叶片膜质至薄纸质,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48mm,宽12.5mm,先端渐尖,基部近圆形,全缘或有疏齿和疏长毛,绿褐色,基出3脉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过山龙2022-10-07 18:38:31

    中药材“过山龙”。别名:羊葡萄蔓(《陕西中草药》),草葡萄(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)。出处:《陕西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多生于路边、沟边、山坡林下灌丛中、山坡石砾地及砂质地。分布陕西、甘肃、宁夏、河南、山东、河北、山西等地。原形态:落叶木质藤本。根外皮紫褐色,内皮淡粉红色,具粘性。茎圆柱形,具皮孔,髓白色,幼枝被黄绒毛,卷须与叶对生。叶互生,广卵形,3~5掌状复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蟾酥2022-10-07 18:40:52

    中药材“蟾酥”。别名:蛤蟆酥、蛤蟆浆、癞蛤蟆酥。性状:本品呈扁圆形团块状或片状。棕褐色或红棕色。团块状者质坚,不易折断,断面棕褐色,角质状,微有光泽;片状者质脆,易碎,断面红棕色,半透明。气微腥,味初甜而后有持久的麻辣感,粉末嗅之作嚏。贮藏:置干燥处,防潮。炮制:蟾酥粉:取蟾酥,捣碎,加白酒浸渍,时常搅动至呈稠膏状,干燥,粉碎。每10kg蟾酥,用白酒20kg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薏苡叶2022-10-07 18:43:17

    中药材“薏苡叶”。出处:《本草图经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荞麦七2022-10-07 18:45:43

    中药材“荞麦七”。别名:白药子、石天荞(《陕西中草药》),红要子(《河南中草药手册》)。出处:《陕西中药志》。生境分布:野生于高山密林下或山坡草丛中。分布我国西北地区。产陕西。原形态:多年生木质藤本。茎长数米,下部分节。淡紫红色,上部不分节,绿色。叶互生,心状三角形,或心状卵形,长4~8厘米,宽3~5厘米,先端尾尖,基部凹入,两侧基脚呈耳形或圆形,全缘,脉上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芙蓉菊根2022-10-07 18:48:06

    中药材“芙蓉菊根”。出处:《福建中草药》。化学成分:根和茎中含蒲公英赛醇乙酸酯、蒲公英赛酮和蒲公英赛醇。性味:《福建中草药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羊角纽花2022-10-07 18:50:29

    中药材“羊角纽花”。出处:《本草求原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红木香2022-10-07 18:52:58

    中药材“红木香”。别名:紫金皮、金谷香、紧骨香、木腊(汪连仕《采药书》),内风消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土木香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内红消(《江西中药》),浙江紫荆皮(《药材学》)。出处:《纲目拾遗》。生境分布:野生于山坡或溪旁。分布我国西南部、中部、东南部。主产浙江、江西。此外,江苏、福建等地亦产。原形态:长梗南五味子,又名:广福藤(《纲目拾遗》),蓝果南五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穿鞘花2022-10-07 18:55:18

    中药材“穿鞘花”。别名:独竹草、纳闹红。出处: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1001700m的山坡林阴处或沟谷林下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穿鞘花 多年生草本,高11.5m。茎粗壮,基部匍匐,节上生根。叶互生;叶鞘长达4cm,密被褐黄色细长硬毛,口部有同类毛;叶片椭圆状披针形或披针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