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2022-10-07 19:24:54

    中药材“墨”。别名:乌金、陈玄、玄香、乌玉块(《纲目》)。出处:《本草拾遗》。归经:入心、肝经 ①《本草求真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吊吊果2022-10-07 19:27:11

    中药材“吊吊果”。别名:山花椒、云南五味子。生境分布:云南。性味:果:酸、甘,温。 根、茎:辛,温。功能主治:果:敛肺补肾,涩精止汗。主治咳嗽,食欲不振,自汗,盗汗,神经衰弱,肾虚腰痛。 根、茎:舒筋活血,止痛生肌。主治风湿骨痛,跌打扭伤。用法用量:果1~3钱;根、茎3两泡酒服,每服15~20毫升。别名:吊山花椒、山花椒、白五味子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割舌罗2022-10-07 19:29:41

    中药材“割舌罗”。别名:割舌树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200m以下的疏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沿海地区。原形态:灌木或落叶小乔木,常直立,高约8m。稀攀援状;树皮褐色或灰褐色,平滑;有显着的圆形皮孔,有时具刺。叶互生;叶柄长515mm,上面浅沟状,下面圆形;叶厚纸质或近革质,倒卵状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,长713cm,宽36cm,先端急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使君子叶2022-10-07 19:32:14

    中药材“使君子叶”。别名:水君叶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。出处:《国药的药理学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丝点地梅2022-10-07 19:34:33

    中药材“丝点地梅”。别名:喉咙草。生境分布:内蒙古。性味:苦、辛,寒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消炎止痛。主治咽喉炎,扁桃体炎,口腔炎,急性结膜炎,偏正头痛,牙痛,跌打损伤。用法用量:0.3~1两,水煎服。别名:点地梅、喉咙草、报春花花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2000m的潮湿草地、林下或水沟边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内蒙古和新疆北部。原形态:一年生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黑石耳2022-10-07 18:25:29

    中药材“黑石耳”。别名:白石耳、石耳子、岩菇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低山较湿润处的河岸溪沟旁的岩石表面,尤以石灰岩为普遍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宁夏、甘肃、青海、新疆、江西、四川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皮果衣 地衣体叶状,厚0.450.5mm,不规则圆形,直径24cm。背面呈灰褐色、污灰色,表面有粉霜状物覆盖。腹面呈深褐色、黑褐色,具成簇着生的假根与基质相贴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鹿藿2022-10-07 18:27:53

    中药材“鹿藿”。别名:老鼠眼、饿蚂蝗[湖南]、痰切豆。性味:苦、辛,平。功能主治:消积散结,消肿止痛,舒筋活络。用于小儿疳积,牙痛,神经性头痛,颈淋巴结结核,风湿关节炎,腰肌劳损;外用治痈疖肿毒,蛇咬伤。用法用量:0.5~1两;外用适量,鲜草或鲜根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鹿豆(《尔雅》郭璞注),荳豆、野绿豆(《纲目》),野黄豆(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豆科》),老鼠眼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马骨节2022-10-07 18:31:31

    中药材“马骨节”。别名:理肺散、猴背、九子不离母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亚热带山野路边或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南部和西部。原形态:密花火筒树 灌木,高12m。根中部膨大成纺锤形的块根。一至二回羽状复叶,互生;叶柄具膜质宽翅;小叶片阔椭圆形或长卵形,稀为披针形或宽披针形,长510cm,宽3.56cm,先端常尾状渐尖,稀为短锐尖,基部钝或近圆形,边缘具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青麸杨根2022-10-07 18:32:41

    中药材“青麸杨根”。出处:《重庆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喜生于向阳山坡、山谷的疏林或灌木草丛中。分布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四川、贵州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浙江、福建等地。原形态:青麸杨,又名:波氏盐肤木,铁倍树。 落叶乔木,高5~8米。树皮粗糙,灰色,有裂缝,小枝通常平滑无毛。单数羽状复叶,互生,具小叶7~9枚,每叶有极短而明显的柄,小叶卵状长圆形至长圆状披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金橘叶2022-10-07 18:36:13

    中药材“金橘叶”。出处:《本草再新》。性状:干燥叶多数呈筒状,有光泽,两面均绿色,日久渐转黄色或灰色,气香。化学成分:叶含维生素C,其含量比果实多。归经:入肝、脾、肺三经。性味:味辛苦,性微寒,无毒。注意:《本草再新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