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天目木姜叶2022-10-07 19:22:44
中药材“天目木姜叶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5001000m的向阳山坡和山谷杂木林内。 资源分布:分布安徽、浙江。原形态:天目木姜子,落叶乔木,高达20m。叶互生,阔倒卵形、菱状倒卵形或阔椭圆形,长920cm,宽613cm,先端钝尖或圆,基部稍耳形,全缘,厚纸质,叶脉红棕色,侧脉79对,两面脉上均有短柔毛,老时上面渐变光滑;叶柄长37cm。花单性,雌雄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壁钱幕2022-10-07 19:25:00
中药材“壁钱幕”。别名:壁茧(《本草拾遗》),白蟢窠(《海上方》),壁钱窠幕、白蛛窠(《纲目》),壁蟢窠(《外科全生集》),喜儿窠(《温热经纬》),壁钱茧(《陆川本草》),壁蚕茧(《药材学》)。出处:《本草拾遗》。生境分布:各地均有。性状:本品呈薄膜状,形圆而扁,色白,致密;表面平滑,有绢丝样光泽,里面常附着少数蜕壳。质韧,体轻。以干燥、洁白,有光泽者为佳。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刺萆薢2022-10-07 19:29:46
中药材“刺萆薢”。别名:大菝葜、红萆薢。性味:苦,平。功能主治:祛风利湿,解毒。用于风湿筋骨疼痛,小便浑浊,臁疮,皮肤过敏,湿疹。用法用量:3~5钱,外用适量,煎水洗患处。别名:红萆薢、美人扇。出处: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灌木丛中。分布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藤状灌木,长约3米。根茎肥大,块状。茎常具坚硬的刺。单叶互生,革质,椭圆形,长7~11厘米,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伽蓝菜2022-10-07 19:32:20
中药材“伽蓝菜”。别名:鸡爪三七、五爪三七、鸡脚三七、土三七、假川连。性味:甘、微苦,寒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散瘀消肿。用于跌打损伤,毒蛇咬伤,疮疡脓肿,烧烫伤,湿疹,外伤出血。用法用量:0.5~1两,水煎服,或加酒捣烂取汁服,渣敷患处;外用鲜全草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青背天葵、鸡爪三七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,五爪三七、假川连(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丝瓜蒂2022-10-07 19:34:39
中药材“丝瓜蒂”。出处:《本草求原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 -
鹿头肉2022-10-07 18:27:56
中药材“鹿头肉”。出处:《千金·食治》。性味:《千金·食治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韶子2022-10-07 18:32:44
中药材“韶子”。别名:山韶子(《桂海虞衡志》),毛荔枝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毛召(《陆川本草》)。出处:《本草拾遗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热带密林中。分布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韶子,又名:海南韶子。 常绿乔木,高10~20米。幼枝被锈色柔毛,后变光滑。双数羽状复叶,互生;叶连柄长15~45厘米,小叶2~3对,偶1~4对,对生或互生;小叶片椭圆形至长椭圆形,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金樱花2022-10-07 18:36:19
中药材“金樱花”。出处:《日华子本草》。性味:酸,平。 ①《日华子本草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蟾皮2022-10-07 18:40:59
中药材“蟾皮”。别名:蛤蚆皮(《医方约说》),癞蟆皮(《中药材手册》)。出处:《本经逢原》。化学成分:皮的特殊成分,一般与蟾酥相似,参见...
查看详情 >> -
蓼螺2022-10-07 18:43:24
中药材“蓼螺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1.生活于潮间至低潮线下1.5m左右的岩石海底,或在河口附近有附着物的泥沙质海底,雌雄异体,410月为产卵其,。卵鞘筒状,黄色,内含卵子40250个,产卵不止1次。肉食性,为牡蛎养殖的主要敌害之一。 2.生活于潮间带中下区及潮下带岩礁间,常附着在牡蛎的空壳内。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。 资源分布:1.我国分布于东海、南海。 2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