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荚蒾2022-10-07 18:45:52

    中药材“荚蒾”。别名:酸汤杆、苦柴子。性味:枝、叶:酸,微寒。 根:辛、涩,微寒。功能主治:枝、叶:清热解毒,疏风解表。用于疔疮发热,风热感冒;外用治过敏性皮炎。 根:祛瘀消肿。用于淋巴结炎(丝虫病引起),跌打损伤。用法用量:枝、叶:0.5~1两;外用适量,煎水温洗患处。根:0.5~1两,水煎或水酒各半煎服。别名:檕迷、挈檀(陆玑《诗疏》),羿先(《唐本草》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芜菁花2022-10-07 18:48:14

    中药材“芜菁花”。出处:《证类本草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羊奶果2022-10-07 18:50:36

    中药材“羊奶果”。别名:牛虱子果、羊山咪树、长匍茎胡颓子。生境分布:云南。性味:酸,平。功能主治:止咳平喘,收敛止泻。主治哮喘,虚咳,慢性支气管炎,肠炎,腹泻,跌打肿痛,风湿疼痛,黄疸。还可治吐血,咯血,咽喉肿痛,感冒,小儿惊风,疮癣等症。用法用量:0.5~1两。别名:牛虱子果、羊山咪树、长匐茎胡颓子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1001500m的山地。 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红土子2022-10-07 18:53:05

    中药材“红土子”。别名:比子草(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豆科》),红土子草、红清酒缸、过路清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。出处: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地灌木林中或草地上。分布四川、湖北、贵州、陕西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小灌木。茎高40~90厘米;直径约2.5厘米,和分枝同具棱角,被紧贴着的短柔毛,后变无毛。3出复叶,小叶狭披针形,顶端者长4.2~6.8厘米,阔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稗米2022-10-07 18:55:25

    中药材“稗米”。别名:稗子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沼泽地、沟边及水稻田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几遍全国。原形态:稗 一年生草本,秆基产倾斜或膝曲,高50130cm。光滑无毛。叶鞘疏松裹茎,平滑无毛;无叶舌;叶片扁平,线形,长1035cm,宽520mm,光滑无毛。圆锥花序长918cm,主轴较粗壮,有角棱而粗糙;小穗长约3mm(芒除外),与分枝及小枝均有硬刺疣毛;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番泻叶2022-10-07 19:00:05

    中药材“番泻叶”。别名:泻叶。性状:狭叶番泻:呈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1。5~5cm,宽0。4~2cm,全缘,叶端急尖,叶基稍不对称。上表面黄绿色,下表面浅黄绿色,无毛或近无毛,叶脉稍隆起。革质。气微弱而特异,味微苦,稍有黏性。 尖叶番泻:呈披针形或长卵形,略卷曲,叶端短尖或微凸,叶基不对称,两面均有细短毛茸。贮藏:避光,置通风干燥处。鉴别:(1) 本品粉末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2022-10-07 19:02:23

    中药材“狨”。别名:金线狨、猱、仰鼻猴。出处: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栖息于较高寒的人烟稀少的阔叶林或混交林中营树栖生活,少下地。为社会性群体动物。夏热冬寒有迁移现象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我国西南和西北少数高山地区,其分布懒惰大熊猫相似。原形态:金丝猴,体被柔软而富有光泽的金黄色长尾,头圆,吻部肿胀而突出,鼻孔上爷等为其显着特点。成体两嘴角有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滇西风毛菊2022-10-07 19:04:40

    中药材“滇西风毛菊”。别名:八面风、天朋草、花戎芦。出处:始载于《青藏高原药物图鉴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高山草坡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羽裂风毛菊 多年生草本,高520cm。根状茎分枝,颈部被褐色的残叶柄。茎直立,被锈色短腺毛或脱毛。基生叶莲座状,叶柄长,紫色,被蛛丝状毛;叶片长圆形或倒披针形,长923cm,宽2.54c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水鸡油2022-10-07 19:07:03

    中药材“水鸡油”。别名:济地燕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502300m的河谷两岸干燥山坡草地或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台湾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原形态:小灌木,高约1.5m。多分枝,分枝密生短伏毛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25mm;叶片纸质,卵形或宽椭圆形,长14cm,宽0.92.4cm,先端急尖或短渐尖,基部宽楔形或圆形,边缘有牙齿,两面疏生短毛,上面粗糙;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檀香油2022-10-07 19:09:16

    中药材“檀香油”。出处:《纲目拾遗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