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夏丸2022-10-07 19:25:03
中药材“夏丸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狭谷陡岩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云南和西藏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。根茎粗壮,近木质化。老叶柄宿存呈层叠鱼鳞状,新叶密集根茎的上端;叶柄约与叶片等长;叶片椭圆形、狭长圆形至倒披针形,长17cm,宽0.22cm,先端圆形或钝,基部渐狭下延成翅,边缘全缘或具圆锯齿,通常明显内卷,两面被毛、下面密被白色或淡酪黄色粉。花季不明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何首乌叶2022-10-07 19:32:23
中药材“何首乌叶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功能主治:治疮肿,疥癣,瘰疬。 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东当归2022-10-07 19:34:42
中药材“东当归”。别名:当归、延边当早归、朝鲜当归、大和当归、日本当归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日本 和朝鲜以本种作当归,栽培入药。 资源分布:我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延吉、珲春、和龙等地有栽培。原形态:东当归,多年生草本,高30100cm。全株无毛,有细纵沟纹。根圆柱状,长1025cm,粗12.5cm,有多数支根,表面黄褐色至棕褐色,有浓香气。叶互生,叶柄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黑珠芽薯蓣2022-10-07 18:25:33
中药材“黑珠芽薯蓣”。别名:野胭脂、毛狗卵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5002500m的林缘或稀疏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黑珠芽薯蓣 缠绕草质藤本。块茎卵圆形或梨形,有多数细长须根。掌状复叶互生,小叶35(7),有时茎顶部为单叶;小叶片被针形、长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,顶生小叶片大,长2.513cm,宽14cm,先端渐尖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黄瓜根2022-10-07 18:26:44
中药材“黄瓜根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性味:《四川中药志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鸡骨草2022-10-07 18:29:12
中药材“鸡骨草”。别名:红母鸡草、石门坎、黄食草、细叶龙鳞草、大黄草。性状:本品根多呈圆锥形,上粗下细,有分枝,长短不一,直径0.5~1.5cm;表面灰棕色,粗糙,有细纵纹,支根极细,有的断落或留有残基;质硬。茎丛生,长50~100cm,直径约0.2cm;灰棕色至紫褐色,小枝纤细,疏被短柔毛。羽状复叶互生,小叶8~11对,多脱落,小叶矩圆形,长0.8~1.2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鲨鱼翅2022-10-07 18:30:23
中药材“鲨鱼翅”。别名:鲛鱼翅、鲛鲨翅、沙鱼翅、金丝菜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1.栖息于近海。以软体动物、虾、蟹及小鱼为食。卵胎生,每产10余仔。 2.栖近海暖温水域。主要食甲壳动物。胎生,每胎产10余仔。 3.栖息于近海沿岸区域,适温为614℃,随水温季节变化而回游,主食小型鱼类及无脊椎动物。卵胎生。每胎产1013仔。 资源分布:1.我国分布于黄海和东海等水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阿育魏实2022-10-07 18:33:55
中药材“阿育魏实”。生境分布:新疆。性味:辛、苦,温。功能主治:祛风除湿,理气开胃,止痛。主治风湿疼痛,胃寒腹痛,消化不良,泌尿系结石。用法用量:1~2.5钱。出处:《新疆中草药手册》。原形态:粗糙芹:一年生草本,高0.5~1米。茎直立,多分枝,表面有浅纵沟。叶互生,有长柄,基部呈鞘状,半抱茎,叶片3~4回羽状分裂,裂片线状。复伞形花序顶庄,花小,白色。瘦果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金狮藤2022-10-07 18:36:22
中药材“金狮藤”。别名:香里藤、香里陈、青香藤、金腰带[福建]。性味:苦、辛,微温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收敛镇痛。用于中暑腹痛,胃痛,腹痛下痢,风湿关节痛,毒蛇咬伤,高血压病,皮肤湿疹。用法用量:1~3钱,外用适量。别名:香藤、藤薯、痧药草、南木香、熏鼓藤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辣椒茎2022-10-07 18:38:40
中药材“辣椒茎”。别名:海椒梗。出处:《重庆草药》。性味:味辛,性热,无毒。功能主治:除寒湿,逐冷痹,散瘀血凝滞。治风湿冷痛,冻疮。用法用量:外用:煎水洗。别名:海椒梗。出处:出自《重庆草药》。原形态:一年生或有根多年生草本,高4080cm。单叶互生,枝顶端节不伸长而成双生或簇生状;叶片长圆状卵形、卵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413cm,宽1.54cm,全缘,先端尖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