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紫麻2022-10-07 18:53:07
中药材“紫麻”。别名:大麻叶、火水麻子、天青地白、野麻、大叶麻、大毛叶。生境分布: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性味:甘,平。功能主治:行气,活血。 跌打损伤:根泡酒或配方。 牙痛:熬水噙。 小儿麻疹发热:外用。别名:小麻叶、水麻叶、柴苎麻、白水苎麻、大毛叶、火麻条、小青麻、水麻泡、野麻、假山麻、雪果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皱杓兰2022-10-07 18:57:51
中药材“皱杓兰”。别名:兜兰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林下阴处或灌丛草地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云南。原形态:皱杓兰,多处生陆生草本,高1015cm。茎被稀疏短毛。茎生叶34枚。叶卵形勤勉放状披针形。单花顶生;苞片宽披针形,萼片卵状披针形。单花顶生;苞片宽披针形,萼片与花瓣紫红色,此暗色纵条纹;中萼片宽卵形,长3035mm,宽1825mm,先端具短尖头,合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田麻2022-10-07 19:00:08
中药材“田麻”。别名:毛果田麻。生境分布: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四川、贵州。功能主治:平肝利湿,解毒,止血。主治小儿疳积,白带过多,痈疖肿毒。外用治外伤出血。用法用量:3~5钱,外用鲜品适量,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黄花喉草、白喉草、野络麻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丘陵或低山干山坡或多石处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、中南及西南等地。原形态: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独活2022-10-07 19:02:26
中药材“独活”。别名:香独活、肉独活、川独活、资丘独活。性状:本品根略呈圆柱形,下部2~3分枝或更多,长10~30cm。根头部膨大,圆锥状,多横皱纹,直径1。5~3cm,顶端有茎、叶的残基或凹陷,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,具纵皱纹,有隆起的横长皮孔及稍突起的细根痕。质较硬,受潮则变软,断面皮部灰白色,有多数散在的棕色油室,木部灰黄色至黄棕色,形成层环棕色。有特异香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漆叶2022-10-07 19:04:43
中药材“漆叶”。出处:《本草图经》。化学成分:含槲毒素。性味:《陆川本草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水麻tiao2022-10-07 19:07:05
中药材“水麻tiao”。别名:藏氏蓼、凹叶蓼、水犁壁草、火烫草、拉拉草、红降龙草。出处:出自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谷草地、湿水边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、中南、西南及陕西、甘肃等地。原形态:一年生草本,高3070cm。茎直立或上升,下部有时平卧,有匍匐枝,四棱形,沿棱有倒构刺。叶互生;叶柄有狭翅和刺毛;托叶鞘膜质,圆筒状,通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桂花子2022-10-07 19:11:27
中药材“桂花子”。别名:桂花树子、四季桂子(《江苏药材志》)。出处:《江苏药材志》。生境分布:主产江苏。性状:干燥果实呈长卵形或椭圆形,长1.5~2厘米,直径7~9毫米;表面棕色或紫棕色,有隆起的不规则网状皱纹;基部有果柄痕,有时可见细果柄及皿状宿萼。外果皮菲薄,易脱落,露出淡黄棕色的果核,其表面具不规则的纵沟纹;内果皮带韧性,易剥开,通常含种子1枚(另一胚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杜楝2022-10-07 19:13:46
中药材“杜楝”。别名:海南杜楝、钮扣丹、手拳灵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低海拔或近海边的灌木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。原形态:杜楝 灌木,高23m。枝下垂,褐色,有条纹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达上1cm,被绒毛;叶片椭圆形、卵形或倒卵形,长510cm,宽24.5c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稀近圆形,全缘或有不明显的疏钝齿,稀浅波状,两面疏被柔毛,幼时尤甚。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指甲兰2022-10-07 19:16:02
中药材“指甲兰”。别名:枫兰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附生于海拔3001100m的常绿阔叶林的树干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短茎萼脊兰,多年生附生常绿草本。茎短而斜上,被对褶叶基所包围,下部丛生气生根。气生根粗壮而长,弯曲,白色,无毛。叶35枚,2列,稍肉质,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长612cm,宽23.5cm,先端钝或斜而2浅裂,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山韭菜2022-10-07 19:18:18
中药材“山韭菜”。别名:黑花野韭。出处:《云南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涧、荒坡草丛中。分布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30厘米左右。鳞茎圆柱形,具纤维状鳞毛。叶根生,狭线形,长5~20厘米,宽约0.3厘米,全缘。花茎从叶丛中抽出,伞形花序,顶生,花黑紫色。蒴果。性味:甘,平。功能主治:散瘀止痛。作菜食可健脾养血,强筋壮骨。复方:治跌打损伤,刀枪伤:鲜山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