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合萌叶2022-10-07 19:27:21
中药材“合萌叶”。出处:《江西民间草药》。功能主治:治痈肿,创伤出血。用法用量:内服:捣汁,2~3两。外用:研末调涂或捣烂敷。复方:①治创伤出血:合萌鲜叶杵烂或揉碎敷患处。(《江西民间草药》) ②治毒蛇咬伤、眼蒙眼花:合萌鲜叶三两,捣烂,加入水,擂汁服。(《江西民间草药》) ③治痈肿:合萌干叶研末,调浓茶,敷患处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。出处:出自《江西民间草药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刺竹茹2022-10-07 19:29:51
中药材“刺竹茹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河流两岸或村落附近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南、西南诸地。亦有栽培。原形态:高大竹类。竿高1524m,直径815cm,尾梢略弯;节间长2026cm,常光滑无毛,惟其基部1、2节常于节下环生1圈灰白色绢毛;节处稍突起,解箨后在其箨环上暂时留有1圈稠密的暗棕色刺毛;分校常自竿基部第1、2节上即开始,竿下部的为高大竹类。竿高1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伞莎草2022-10-07 19:32:24
中药材“伞莎草”。别名:九龙吐珠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森林、草原地区河流沿岸的沼泽地及积水处,或栽培于水池中。 资源分布:全国各地庭园有栽培,多作为观赏植物。原产非洲。原形态:风车草,多年生草本,高30150cm。根茎粗短,须根坚硬。秆粗壮,丛生,近圆柱形。无叶片,茎的基部有棕色叶鞘。苞片约20枚,线形,较花序长2倍,宽211mm,辐射展开;长侧枝聚伞花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东风草2022-10-07 19:34:44
中药材“东风草”。别名:九里明、九里光、千里光、毛千里光、黄花地胆草、大头艾纳香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林缘、灌丛、山坡、丘陵等处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东风草,攀援状草质藤本或基部木质,长13m或更长。茎圆柱形,多分枝,有明显沟纹,具疏毛或后脱落,节间长612cm,小枝节间长24cm。下部和中部叶有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黄独零余子2022-10-07 18:26:45
中药材“黄独零余子”。别名:狗嗽子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。出处:《中国药植图鉴》。性状:珠芽呈圆球形,径约2厘米。外皮棕褐色,上有淡棕色、细小之颗粒状突起,径约1毫米。除去外皮后,显青绿色,内肉呈黄白色,新鲜的切开后断面有粘液渗出,片刻即渐转深黄色及至淡黄色。味微苦。性味: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韭根2022-10-07 18:32:46
中药材“韭根”。别名:韭黄(《纲目》)。出处:《别录》。化学成分:韭菜的根含硫化物、甙类和苦味质。性味:辛,温。 ①《纲目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铜罗汉2022-10-07 18:35:03
中药材“铜罗汉”。别名:姐妹树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和于海拔5001200m的低丘密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。原形态:老鸦烟筒死 乔木,高825m。树皮粗糙。二至三回羽状复叶长40100cm,先端渐尖,基部圆形、贪斜,全缘,两面无毛。聚伞圆锥花序顶生,直径约25cm;花序轴和花梗被淡黄色柔毛;花梗细,长约1cm;花萼杯状,长、宽24mm,浅波状5裂;花冠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金冠鳞毛蕨2022-10-07 18:36:23
中药材“金冠鳞毛蕨”。别名:贯众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药鉴别手册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5003200m的山坡林下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云南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植株高达50cm。根茎直立或斜升,密被亮红棕色、披针形鳞片,先端长钻形,扭曲。叶簇生;叶柄禾午餐以,被卵圆披针形和线状披针形两种鳞片;叶片长圆形,长约30cm,中部宽812cm,先端短渐尖,基部略变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达仑木2022-10-07 18:38:41
中药材“达仑木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低海拔次生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乌口树,灌木至小乔木,高26m。全株无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612mm;托叶长57mm,基部合生成一完整鞘包围着小枝;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,长612cm,宽24c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两面均无毛而具光泽。花序顶生,为伞房花序式排列的聚伞花序,分枝对生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蟹2022-10-07 18:41:04
中药材“蟹”。别名:郭索(《太玄经》),蛫(《说文》),蜅(《广雅》),蜅觜(《玉篇》),螃蟹(《蟹谱》),毛蟹、稻蟹(《医林纂要》),垪钳(《陆川本草》)。出处:《本经》。生境分布:沿海地区均有分布。原形态:全体被坚硬的甲壳,背面黑绿色,腹面色较浅。头胸甲长约5.4厘米,宽约6厘米,呈方圆形,背面隆起;额缘及前侧缘各有4齿。眼1对,具短柄,能活动;口器为3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