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马肋巴2022-10-07 18:31:37

    中药材“马肋巴”。别名:马力跨、过山龙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6003500m的林下阴湿处或混交林及针叶林下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植株高60100cm。根茎粗壮横生,顶端被棕色、宽披针形鳞片。叶疏生;叶柄长3550cm,禾秆色,腹面有纵沟,有时基部紫棕色,基部密被黄棕色、宽披针形鳞片;叶轴及羽轴禾秆色,光滑;叶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面根藤2022-10-07 18:32:47

    中药材“面根藤”。别名:蒚子根、兔儿苗、狗儿秧、秧子根(《救荒本草》),奶浆藤(《分类草药性》),面根草、狗儿完(《天宝本草》),小旋花(《植物学大辞典》),南面根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,常春藤叶夫剑、狗儿蔓(《陕西中草药》)。出处:《分类草药性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耕地、荒地和路旁或溪边、湖边等潮湿地。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。原形态:多年生蔓性草本。根茎略粗肥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铰剪藤2022-10-07 18:35:04

    中药材“铰剪藤”。别名:较剪藤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丘陵棘丛荒坡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。原形态:藤状灌木。具乳汁;茎被微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25cm,顶端具丛生小腺体;叶片卵状心形,长57cm,宽3.55cm,先端渐尖或尖,基部心形,两面均被微毛;侧脉弧曲上升,在叶缘内连接。聚伞花序伞形状或不规则总状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辛参2022-10-07 18:38:43

    中药材“辛参”。别名:土甘草、白元参、西参、山甘草、白洋参、白玄参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7003000m的林间草地、林缘或草坡地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西南部、云南西北部及西藏东部。原形态:假秦艽,多年生草本,高3080cm。根茎肥碍,疙瘩状串联。茎直立,四棱形,不分枝,密被星状糙硬毛。基生叶叶柄长315cm;叶片狭卵形、卵状披针形、三角形或卵圆形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螳螂跌打2022-10-07 18:41:07

    中药材“螳螂跌打”。别名:硬骨散。出处: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。生境分布:附生于石上或树上。分布云南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常绿附生藤本,节上生气根。茎多分枝,有节。叶矩圆形或披针形,呈二节状复叶。花两性,为一球状或圆柱状的肉穗花序,绿色。浆果红色,有种子1~3颗。性味:苦辛,温。注意:孕妇慎服。功能主治:舒筋活络,接骨续筋,散瘀消肿,祛风湿。治跌打损伤,骨折,风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蕗蕨2022-10-07 18:43:31

    中药材“蕗蕨”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植物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6001600m的山坡阔叶林中,附生树上或密林下溪边潮湿的岩石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广东、广西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附生蕨类植物,植株高1525cm。根茎褐色,铁丝状,长而横走,几光滑,极少毛,粗约0.8mm;下面疏生纤维状的根。叶远生,薄膜质,干后褐色或绿褐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草鞋青2022-10-07 18:45:58

    中药材“草鞋青”。别名:鹅仔草。性味:甘、微涩,凉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利咽消肿。用于急性扁桃体炎。用法用量:1~2两,水煎冲酒服。别名:鹅仔草、百叶草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501500m的林下溪边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植株高3040cm。根茎细长横生,被披针形鳞片。叶远生,二型,单一;营养叶柄长1418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罗浮柿根2022-10-07 18:50:43

    中药材“罗浮柿根”。别名:黑浮柿根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1001450m的山坡、山谷疏林下及密林、灌丛产,或溪旁、水边等处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菊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乔木或小乔木,高可达20m。树皮黑色,片状剥落。枝灰褐色,散生长圆形皮孔,嫩枝流生短柔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约1cm,嫩时疏被短柔毛,先端有很狭的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綟木2022-10-07 18:53:10

    中药材“綟木”。别名:椭叶南烛、小果南烛、白心木。生境分布: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四川、贵州。性味:甘、酸,平。注意:忌食酸辣。功能主治:健脾止泻,活血,强筋。 脾虚腹泻:叶1~2两,水煎服。 跌打损伤,全身酸麻:根3~4两,水煎,红糖、黄酒冲服,早晚饭前各服1次。 刀斧伤:叶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山胡椒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。出处: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秤钩风2022-10-07 18:55:31

    中药材“秤钩风”。别名:穿墙风、九层皮、土防己、蛇总管[海南]。性味:微苦,寒。功能主治:清热利湿,消肿解毒。用于风湿骨痛,胆囊炎,尿路感染,毒蛇咬伤。用法用量:3~5钱,水煎服。治毒蛇咬伤,同时用鲜叶捣烂敷伤口周围。别名:追骨风、华防己、湘防己、穿山藤、杜藤(浙江)、土防己、过山龙、花防己。出处:本品始载于《植物名实图考》,云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