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陆英2022-10-07 18:33:58
中药材“陆英”。别名:蒴藋、走马前、走马风、八棱麻、八里麻、臭草、苛草、七叶金。性味:甘淡、微苦,平。功能主治:根:散瘀消肿,祛风活络。用于跌打损伤,扭伤肿痛,骨折疼痛,风湿关节痛。 茎、叶:利尿消肿,活血止痛。用于肾炎水肿,腰膝酸痛;外用治跌打肿痛。用法用量:均为1~2两,外用适量,捣烂敷患处。出处:《本经》。贮藏:置干燥处。化学成分:含氯原酸、α香树脂素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铜锤草根2022-10-07 18:35:06
中药材“铜锤草根”。别名:大老鸦酸根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原产美洲热带地区。 资源分布: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。原形态:红花酢浆草 多年生草本,高约35cm。有多数小鳞茎聚生在一起,鳞片褐色,有三条纵棱。叶基生,掌状三出叶;总叶柄长1524cm,被毛,小叶阔倒心形,长约3.55cm,宽3.55.3cm,先端凹缺,叶缘及叶背被毛。伞形花序有花610朵;萼片5,绿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金剪刀2022-10-07 18:36:29
中药材“金剪刀”。别名:河边威灵仙。出处: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沟边、河岸湿地。分布浙江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质藤本。茎有6棱,疏被弯曲的短柔毛,后变无毛。单数羽状复叶,对生,小叶7~9片,最下面的小叶长4~5厘米,向上渐小,不裂或2~3深裂或3全裂,裂片狭卵形,全缘,上面无毛,下面有贴生短粗毛,脉上毛较密。花1~3朵成腋生聚伞花序,花梗细长,基部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软丝藻2022-10-07 18:38:46
中药材“软丝藻”。别名:紫菜苔、绿苔、绿菜苔、青苔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北方的,多生长在中潮带石块、贝壳和大型的藻体上;生于东海和南海的,多生长在中潮带以上潮水激荡处的岩石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辽宁、山东、浙江、福建、广东等地沿海。原形态:藻体鲜绿或暗绿色,质软,为一不分枝的丝状体,外形很像一丛绿绒毛,丝径1025μm。细胞短而宽,长度一般为宽度的1/4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蝤蛑2022-10-07 18:41:11
中药材“蝤蛑”。别名:蝤媒(陶弘景),拨棹子、蟳(《本草图经》),海蟳(《闽中海错疏》)。出处:《日华子本草》。生境分布:我国沿海均有分布。原形态:全体被有坚硬的甲壳,背面灰绿色或棕红色,头胸部宽大,甲壳略呈扇状,长约6厘米,宽约9厘米;前方额缘有明显的尖齿6个;前侧缘亦有6个宽锯齿,额两侧有具有短柄的眼1对,能活动。口器由3对颚足组成,前端有大小触角2对。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蓝花扁竹2022-10-07 18:43:35
中药材“蓝花扁竹”。别名:扁竹。出处:《云南中草药选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沟谷、林边、湿润地,亦有栽培。分布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常绿草本,高50~70厘米。根茎长,横走,似竹鞭,节上生多数须根,黄褐色。茎圆柱形,分节明显,粟色,光滑。叶互生;扁平,广剑形,长20~40厘米,宽3~6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折合抱茎,全缘,两面无毛,有多数平行脉。总状花序,花梗基部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罗汉果叶2022-10-07 18:50:47
中药材“罗汉果叶”。出处:广西。功能主治:治顽癣,痈肿。复方:①治顽癣:罗汉果叶捣烂敷局部。 ②治背痈:罗汉果叶、甘子叶、老虎耳。捣烂,煨热敷。出处:出自《广西药植名录》。原形态:多年生攀援草本。具肥大的块根,纺锤形或近球形。茎稍粗壮,有棱沟,初被黄褐色柔毛和黑色疣状腺鳞,后毛渐脱攻或变的无毛。叶柄长310cm,被同枝条一样的毛被和腺鳞;叶片膜质,卵状心形、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紫萁贯众2022-10-07 18:53:14
中药材“紫萁贯众”。别名:大贯从、薇贯众、大叶狼衣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林下溪边、山脚路旁。产于秦岭以南暖温带及亚热带地区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50~100cm。根茎短块状。叶丛生,二型,幼时密被绒毛;营养叶三角状阔卵形,长30~50cm,宽25~40cm,顶部以下二回羽头,小羽片披镇形,先端稍钝,基部圆楔形,边缘有细锯齿,叶脉叉状分离;孢子叶的小羽片极狭,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秃房茶子2022-10-07 18:55:35
中药材“秃房茶子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林下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秃房茶 灌木,高达2m。嫩枝无毛,叶互生;叶柄长710mm;叶片革质,椭圆形,长613.5cm,宽45.5cm,先端急尖,尖头长1.5cm,基部阔楔形,两面无毛,边缘有疏锯齿,侧脉89对。花白色,2朵腋生,花梗长11.4cm,向下弯曲,无毛;苞片2,早落;萼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甲香2022-10-07 19:00:14
中药材“甲香”。性味:咸,平。功能主治:和气清神,止痢。用于心腹满痛,下淋痔瘘,疥癣,头癣,甲疽。别名:水云母、海月、催生子(《中药志》)。出处:《唐本草》。生境分布:生活于低潮线附近的岩石质海底。分布浙江以南沿海区。产广东、福建等沿海地区。原形态:蝾螺,又名:流螺(《本草图经》)。 螺壳大而结实,壳高约9厘米,宽约8厘米。螺层约5~6层,缝合线明显,壳顶较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