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白苣2022-10-07 18:58:42

    中药材“白苣”。别名:生菜(《千金·食治》),石苣(《纲目》),千层剥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。出处:《千金·食治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牛肾2022-10-07 19:03:18

    中药材“牛肾”。出处:《别录》。功能主治:①《别录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海蚯蚓2022-10-07 19:05:33

    中药材“海蚯蚓”。别名:沙蠾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活于潮间带多沙地带,营埋栖生活,深可达0.5m左右,在沙滩表面的穴口常见到有许多扁圆形泥条状的排出物,扭曲状堆积穴口。每年9月间产卵,卵群圆形;一端有细丝插沙中。 资源分布:渤海、黄海沿央岸均有分布。原形态:鸡冠沙蠾,体圆柱形,壁薄柔软,前端粗,后端细,形似蚯蚓,体长1502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水松皮2022-10-07 19:07:56

    中药材“水松皮”。出处:《本草求原》。生境分布:生长于河畔及近水处。分布广东,福建等地。原形态:水松(《南方草木状》) 落叶乔木。常由根部产生本质的瘤状体伸出地面。冬季侧生小枝与叶一齐雕落。叶异型,营养枝上的叶为扁线形或针形而稍弯,长约1厘米,排成3列;果枝上的叶为鳞形相叠;叶在春夏均呈鲜绿色,入秋则变为褐色。雌雄同株,雌雄球花同生于一枝上,或生于邻接的枝上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榆叶2022-10-07 19:10:01

    中药材“榆叶”。出处:《本草经集注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柯蒲木2022-10-07 19:12:18

    中药材“柯蒲木”。别名:勐呵(傣名)。出处: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。生境分布:分布云南。原形态:云南蕊木,又名:梅桂。 常绿乔木,高4米。树皮灰褐色,幼枝略有微毛。单叶对生;椭圆状长圆形或椭圆形,长10~17厘米,宽3~5厘米,先端渐尖,全缘,光滑,革质。聚伞花序复总状,顶生;萼小,5裂,卵圆状长圆形,长4毫米;花冠白色,高脚碟状,管纤弱,长3厘米,喉部有毛;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木半夏果实2022-10-07 19:14:37

    中药材“木半夏果实”。别名:四月子、野樱桃、棠台、麦粒团、羊奶子、判渣、、石滚子、芦都子、牛脱。出处:1.木半夏始载于《本草拾遗》“胡颓子”条下,云:“又有一种大相似,冬凋春实夏熟,人呼为木半夏。”2.《纲目》云:“……其木半夏,树、叶、花、实及星斑气味,并与卢都(指胡颓子)同,但枝强硬,叶微团而有尖,其实圆如樱桃而不长为异耳,立夏后始熟……”以上所述除果实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弹刀子菜2022-10-07 19:16:52

    中药材“弹刀子菜”。别名:水苏叶通泉草、四叶细辛[湖北咸宁]。性味:微辛,凉。功能主治:解蛇毒。用于毒蛇咬伤。用法用量:鲜全草适量捣烂敷伤口周围。别名:四叶细辛。出处:《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路旁、田野、草地、山坡等处。分布东北、河北、山东、湖北、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茎直立,高12~42厘米,全体被有细长软毛。叶片线状长圆形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山橙2022-10-07 19:19:08

    中药材“山橙”。别名:猢狲果、马骝藤、猴子果。性味:苦,凉。功能主治:行气止痛,消积化痰。用于消化不良,小儿疳积,睾丸炎,疝气痛,腹痛,咳嗽痰多。用法用量:果1~2个,煎汤或煮肉吃。备注:(1)同属植物尖山橙(竹藤、藤皮黄、鸡腿果)Melodinus fusiformis Champ. Ex Benth.与前种主要区别为果椭圆形,橙黄色。果也入药,有化气、止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对叶四块瓦2022-10-07 19:21:22

    中药材“对叶四块瓦”。别名:四叶莲(《纲目抬遗》),四块瓦、四儿风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,四叶箭、金薄荷、四叶麻(《湖南药物志》),四叶对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,四叶金(《福建中草药》)。出处:《贵阳民间药草》。原形态: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