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珊瑚草花2022-10-07 19:01:00

    中药材“珊瑚草花”。出处:本品以竹叶吉祥草之名始载于《植物名实图考》卷二十三蔓草类,云:“生云南山中。绿蔓,竹叶垂条,开花如吉祥草,六瓣,红白相间。长根色微红。”上述形态及其附图,其原植物与本种相符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2002500m的山坡草地、溪边及山谷林下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竹叶吉祥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牛耳草2022-10-07 19:03:18

    中药材“牛耳草”。别名:绵还阳草、猫耳朵、石花子、崖青叶。性味:苦、涩,平。功能主治:散瘀,止血,解毒。用于创伤出血,跌打损伤,肠炎,中耳炎。用法用量:创伤出血、跌打损伤:鲜品捣烂敷或干品研粉撒患处。肠炎:每次5~15株,煎水洗脚。中耳炎:鲜品捣烂取汁滴耳。别名:石胆草(《滇南本草》),翻魂草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蝴蝶草(《全展选编·传染病》)。出处:《植物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海芋2022-10-07 19:05:33

    中药材“海芋”。别名:痕芋头、狼毒[广东]、野芋头、山芋头、大虫芋、天芋、天蒙。性味:微辛、涩,寒。有毒。注意:久煎后方能内服;不能敷正常皮肤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消肿。用于感冒,肺结核,肠伤寒;外用治虫、蛇咬伤,疮疡肿毒。用法用量:干品3~5钱,鲜品1~2两,久煎后方能内服;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敷患处,不能敷正常皮肤。备注:(1)本品有毒。必须用大米共炒至焦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水棉花2022-10-07 19:07:57

    中药材“水棉花”。别名:满天星、花升麻、绿升麻、野棉花。出处:《云南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多生于旷野草地或疏林中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30~60厘米。全体有毛。根圆锥形,深褐色,顶端具纤维毛。茎直立。叶基生,3出复叶,小叶斜卵形或卵圆形,长3~9厘米,宽2~8厘米,边缘有锯齿;茎生叶较小,叶背密生白色绵毛。聚伞花序顶生;花白色。瘦果,密生丝状毛。性味:苦涩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榔榆叶2022-10-07 19:10:01

    中药材“榔榆叶”。别名:鸡筹仔叶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300m以下的平原丘陵地、山地及疏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东、中南、西南及河北、陕西、台湾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落叶乔木,高可达25m,树皮灰褐色,成不规则鳞片状脱落。老枝灰色,小枝红褐色,被柔毛。叶互生;革质,有短叶柄;托叶狭、早落;叶片椭圆形、椭圆状倒卵形、卵形或倒卵形,长1.55.5cm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柳屑2022-10-07 19:12:19

    中药材“柳屑”。别名:柳蚛屑(《圣惠方》),柳蛀粪(《圣济总录》)。出处:《纲目拾遗》。功能主治:《唐本草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木兰寄生2022-10-07 19:14:37

    中药材“木兰寄生”。别名:枫木寄生、广东寄生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401300m的山地阔叶林中,寄生于乐东木兰、金叶含笑、枫香、檵木、油桐、樟树、香叶树、栗、锥栗、梧桐等植物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南、西南及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等地。原形态:灌木,高11.3m。嫩枝密被黄褐色星状毛,小枝灰褐色,无毛,具散生皮孔。叶对生或近对生,革质;叶柄长512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张公鱼2022-10-07 19:16:53

    中药材“张公鱼”。别名:七星鱼(薛德焴《系统动物学》),花财鱼(《中国动物图谱·鱼类》),花鯹鱼(《陆川本草》)。出处:《陆川木草》。生境分布:分布长江以南各地。原形态:体略呈圆筒形,后部侧扁。全长约30厘米。头略尖,头部有较大的鳞片,口大,端位,口裂倾斜,下颌略突。两颌、锄骨及口盖骨均有齿;下颌更杂有大型的齿。侧线鳞59~62。背鳍、臀鳍均长,背鳍47,胸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山楂木2022-10-07 19:19:08

    中药材“山楂木”。别名:赤爪木(《唐本草》)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性味:《唐本草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南瓜七2022-10-07 19:28:10

    中药材“南瓜七”。别名:马蹄当归、八角乌。出处: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低山区的田野、空地及坡地向阳处。分布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50~100厘米。茎直立,较粗,圆柱形,有浅棱,密生白色蛛网状毛,上部较密。基生叶具长柄,肾形或心脏形,边缘微波状,具稀疏浅齿,两面疏生蛛网状毛;茎生叶较小,叶柄扩大成鞘抱茎;近花序的叶阔倒卵圆形。头状花序5~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