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一箭球2022-10-07 19:35:41
中药材“一箭球”。别名:水百足、三角草、三叶珠、单打槌、公芋头草。生境分布:生于湿润草地或田埂边。分布于广西、广东及云南等省区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具匍匐根状茎。秆散生或疏丛生,扁锐三棱形。叶通常短于秆,宽2.5~4.5毫米,平张,柔弱,边缘具疏锯齿;叶鞘短,褐色,或具紫褐色斑点,最下面的叶鞘无叶片。叶状苞片3~4,斜展,较花序长很多。夏季从秆顶生一个圆卵形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香槐2022-10-07 18:32:05
中药材“香槐”。出处:《浙江天日山药植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杂木林中。分布浙江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原形态:落叶乔木,高4~16米。树皮灰褐色;幼枝灰绿色,二年生枝紫褐色,无毛,有细小皮孔。单数羽状复叶,互生,小叶9~11,膜质,基部者卵形,长约5厘米;上部叶渐大,卵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;顶部叶倒卵状椭圆形,长10厘米,宽4~5厘米,上面光滑,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青头菌2022-10-07 18:33:13
中药材“青头菌”。别名:青面子菌、青面子、黤面子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针、阔叶混交林下。初茬菌,部分人食后有幻觉现象,但无毒。夏、秋季单生或群生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吉林、辽宁、内蒙古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、广东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菌盖宽310cm,扁半球形,后平展。成熟后中央下凹,浅绿色、灰绿色,表皮往往具深绿色斑块,且多龟裂,盖缘条纹放射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长柄蕗蕨2022-10-07 18:34:24
中药材“长柄蕗蕨”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植物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5002700m的林中及山谷溪旁阴湿的岩石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福建,广东、广西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附生植物,植株高1518cm。根茎褐色,纤细如丝,长而横走,下面疏生纤维状根。叶远生,相距23cm;叶柄深褐色,长47cm,上部有下延易脱落的狭翅;叶片薄膜质,半透明,宽卵形,长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野樱桃根2022-10-07 18:37:18
中药材“野樱桃根”。出处:《宁夏中草药手册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 -
蛇莓根2022-10-07 18:42:05
中药材“蛇莓根”。别名:三皮风根(《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》)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功能主治:《分类草药性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落霜红2022-10-07 18:44:28
中药材“落霜红”。别名:猫秋子草、毛仔树。性味:甘、苦,凉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凉血止血。用于烧烫伤,创伤出血,疮疖溃疡,肺痈。用法用量:0.5~1两;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细叶冬青、小叶冬青、细毛全冬(《江西草药》),猫秋子草、疮草(《福建中草药》)。出处:《江西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灌木丛中或栽培于庭园。分布于江西、福建等地。原形态:落叶灌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苦瓜2022-10-07 18:46:54
中药材“苦瓜”。别名:癞瓜。性味:瓜、根、叶:苦,凉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。用于中暑发热,牙痛,肠炎,痢疾,便血;外用治痱子,疔疮疖肿。用法用量:瓜、根、平:2~3两;外用适量,捣烂敷或搽患处。别名:锦荔枝、癞葡萄(《救荒本草》),红姑娘(《群芳谱》),菩达(《广东新语》),凉瓜(《广州植物志》),癞瓜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,红羊(《泉州本草》)。出处:《滇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肾萼金腰2022-10-07 18:49:18
中药材“肾萼金腰”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5002800m的林下、灌丛或山谷石隙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肾萼金腰 多年生草本,高4.513cm。不育枝出自茎下部叶腋,基叶对生,近扁圆形,长约7mm,宽8.29.2mm,先端钝圆,基部宽楔形,边缘具8圆齿,齿端具1褐色乳头突起,两面无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红麸杨根2022-10-07 18:51:47
中药材“红麸杨根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4603000m的石灰山灌丛或密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红麸杨 落叶乔木或小乔木,高415m。树皮灰褐色,小枝被微柔毛。奇数羽状复叶互生,叶轴上部有狭翅;具小叶713,无柄或近无柄,卵状长圆形或长圆形,长512cm,宽24.5cm,先端渐尖或长渐尖,基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