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苦瓜子2022-10-07 18:46:56
中药材“苦瓜子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化学成分:含水分8.6%,灰分21.8%,纤维19.5%,碳水化物16.4%,脂肪油31.0%。油中含丁酸1.8%,棕榈酸2.8%,硬脂酸21.7%,油酸30.0%,α桐酸43.7%。尚含苦瓜素、蛋白质。性味:《纲目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肿柄菊叶2022-10-07 18:49:20
中药材“肿柄菊叶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路旁,常栽培作绿篱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肿柄菊 一年生草本,高25m。茎粗壮,有分枝,有稠密的短柔毛。叶互生;有长叶柄;叶片卵形、卵状三角形或近圆形,长720cm,35深裂,上部叶有时不分裂,裂片卵形或披针形,边缘细锯齿,下面疲在状短柔毛,基出三脉。头状花序大,宽515cm,顶生于假轴分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粘人花根2022-10-07 18:54:08
中药材“粘人花根”。出处: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 -
石防风2022-10-07 18:56:28
中药材“石防风”。别名:珊瑚菜(《纲目》),山葖(《安徽通志》)。出处:《本草图经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、林缘。分布东北、河北、河南、陕西、山东、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主产陕西、河北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。根圆柱形或近纺锤形,灰黄色或黑褐色。茎圆柱状,高30~80厘米,有分枝,无毛。叶互生;基出叶及茎下部叶具柄,基部鞘状抱茎;叶片2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白花甜蜜蜜2022-10-07 18:58:51
中药材“白花甜蜜蜜”。别名:白花枝子花、蜜罐罐、戈壁青兰。性味:苦、辛,寒。功能主治:止咳,清肝火,散郁结。用于支气管炎,高血压病,甲状腺肿大,淋巴结结核,淋巴结炎;外用治口腔溃疡。用法用量:2~4钱。外用适量,煎水漱口,治口腔溃疡。别名:白花夏枯草、白甜蜜蜜、蜜罐罐。出处:《晶珠本草》记载:治口腔病、牙齿病,清肝热。本品状如狗舌,茎方形,紫色,花状如甘青青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玉铃花2022-10-07 19:01:08
中药材“玉铃花”。别名:老开皮。生境分布:辽宁、山东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北。功能主治:驱虫。主治蛲虫病。用法用量:果实5~6钱,醉鱼草、仙鹤草各3~4钱,水煎,早晚饭前各服1次。别名:老开皮、老丹皮、山榛子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地灌木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辽宁东南部、山东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北等地。原形态:灌木或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牛皮草2022-10-07 19:03:26
中药材“牛皮草”。别名:酸藤子。出处: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1250m的山谷,山坡的疏、密林中,溪边、路旁湿润的地方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灌木或攀援灌木,有时呈藤本状,高14m。小枝印四棱,无毛。叶对生;叶柄极短或无;叶片坚纸质,卵形,披针状卵形或椭圆形,长1021cm,宽3.811cm,先端渐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海牛2022-10-07 19:05:42
中药材“海牛”。出处:《本草原始》。原形态:体呈长椭圆形,长约4~12厘米。腹面平;背面呈块状,前方狭,至后方渐大。外套膜覆盖头部。头部前端腹面有口,其背面有肉质触角1对;眼位于触角的后方,陷入皮内。体背面正中线上的后部,有肛门的开口,其周围有环生的二次性鳃。 生活海滨岩礁间,常吸附于石面,性迟钝,遇刺激即放出赤紫色液体,使海水混浊以为掩护。肉食性,以腔肠类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水松球果2022-10-07 19:08:05
中药材“水松球果”。别名:水松果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地区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西、福建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,南京、武汉、上海、杭州等地有栽培。原形态:半常绿性乔木,高810m,稀达25m。树干有扭纹,树皮褐色,纵裂成不规则的长条片。叶多型,鳞形叶较厚,螺旋状着生于多年生或当年生的主枝上,长约2mm,有白色气孔点,冬季宿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榔榆皮2022-10-07 19:10:09
中药材“榔榆皮”。出处: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平原丘陵地、山地及疏林中。分布广西、广东、台湾、湖南、江西、福建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苏、山东、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榔榆,又名:樠木(《左传》),松心木(《说文》),朗榆(《本草拾遗》),榔榆(《纲目》),小叶榆、枸丝榆、秋输、豺皮榆、田柳榆。 落叶乔木,高可达25米,胸径可达70厘米。树皮灰褐色,成不规则鳞片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