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雷公七2022-10-07 18:33:26

    中药材“雷公七”。出处:《陕西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高山林下。分布东北至西南各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。根茎细长,生多数须根。叶基生,肉质,长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,长13~25厘米,宽3.5~6厘米,先端有小突尖;叶柄多少抱茎。花茎直立,高20~40厘米,开花后可伸长;总状花序顶生,具数花或仅1~2花,花白色,花被片6,分离;雄蕊6;子房2~3室,每室有胚珠2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醉魂藤2022-10-07 18:37:43

    中药材“醉魂藤”。别名:野豇豆、老鸦花。生境分布: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药理作用:茎及叶显强心甙反应。性味:辛,平。功能主治:除湿,解毒,截疟。 风湿脚气:根1条,水煎服;或用全株煎水洗患处。 胎毒:根及花椒少许,用菜油煎后搽患处。 疟疾:根2钱,煎鸡蛋吃。别名:野豇豆、老鸦花、对叶羊角扭。出处:始载于《峨眉山植物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观音竹2022-10-07 18:40:05

    中药材“观音竹”。别名:蛇儿参、水麦冬、骑马参、龙爪参、双肾草、走肾草。出处:《植物名实图考》谓:“现音竹,饶州山坡有之,以千层喜。春时短叶中抽细葶,发小叶,梢开绿花,长柄如石斛。一瓣长圆如小指甲,向上翘如首,下有三细尖瓣,下垂如足;复有一长瓣,弯曲如尾。白心点点,颇似青蛙翻肚。茎花齐发,长六七寸,殊状罕俪。”与图对照,此观音竹实为本种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虾子花叶2022-10-07 18:42:31

    中药材“虾子花叶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路旁、河边及山坡向阳处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广西及云南等地、。原形态:灌木,高1.53m。幼枝被短柔毛,后脱落。叶对生,革质,披针形或狭披针形,长712cm,宽23cm,上面通常近无毛,下面微白色具微小黑腺点,被短柔毛,近无柄。聚伞花序腋生,圆锥状,长约3cm,花序轴被毛:小苞片早落;花两性,具长约3mm的花梗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菜头肾2022-10-07 18:44:53

    中药材“菜头肾”。别名:土太子参[浙江乐清]。性味:微甘,凉。功能主治:根:养阴补肾。用于肾虚腰痛,阴虚牙痛,迁延型或慢性肝炎,肾炎或肾盂炎等。 茎、叶:清热解毒。用于急性传染性肝炎;外用治疔疮疖肿,肌腱扭伤。用法用量:根3~5钱(大剂量可用1~1.5两),水煎服。 茎叶1两,水煎服。外用捣烂外敷。别名:土太子参、肉根马蓝。出处: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生境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苘麻根2022-10-07 18:47:20

    中药材“苘麻根”。出处:《蜀本草》。化学成分:含粘液质,其中有戊糖1.41%、戊聚糖1.25%、甲基戊聚糖5.13%、糖醛酸17.20%和甲基戊糖微量。功能主治:①《本草图经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红荆芥2022-10-07 18:52:12

    中药材“红荆芥”。别名:野藿香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7402550的山坡林下及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湖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动蕊花,多年生草本,高5080cm。茎直立,基部分枝,四棱形,光滑无毛。叶具短柄,柄长0.31cm;叶片卵圆状披针形至长圆状线形,长713cm,宽1.33.5cm,先端尾状渐尖,基部楔状线形,长713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米百合2022-10-07 18:54:33

    中药材“米百合”。别名:土贝母、土知母、米合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8002300m的河边草地或岩石缝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。原形态:米贝母 草本,高约1033cm。鳞茎直径12cm,由34枚或更多球状鳞片和周围许多粒状小鳞片组成。叶基生,12枚,具长1024cm的叶柄;叶片椭圆形或卵形,长48cm,宽1.52.7cm,先端渐尖或短尖,基部渐狭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白牛尾七2022-10-07 18:59:14

    中药材“白牛尾七”。别名:牛尾七、大岩七。生境分布:云南。注意:3~5钱,水煎服或生吃及泡酒服,亦可捣烂外包患处。功能主治:苦、甘,寒。用法用量:清热解毒,止血,生肌。主治肺热咳嗽,咽喉痛,大便下血,痈肿疮毒,外伤出血。别名:印度大黄、山大黄、牛尾七、大岩七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2004300m的山坡灌丛。 资源分布:白牛尾七 Radix et R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獐牙菜2022-10-07 19:01:31

    中药材“獐牙菜”。别名:瘤毛獐牙菜、当药。性味:苦,寒。功能主治:清湿热,健胃。用于黄疸型肝炎,急性细菌性痢疾,消化不良。用法用量:1~5钱,水煎服;或研末,每次服5分,每日2次。别名:当药(《内蒙古中草药》)。出处:《内蒙古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、草地、林边。分布东北、华北、河南、山东等地。原形态:一年生草本,高10~40厘米。茎单一或分枝,四棱形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