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黄花地桃花2022-10-07 18:26:31

    中药材“黄花地桃花”。别名:黄花虱麻头(《中医方药学》),缡头婆、密马专(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)。出处:《中医方药学》。生境分布:生林边灌丛中。分布云南、广西、广东、福建、台湾。原形态:半灌木,高约1米,全株稍被毛。茎或分枝下部的叶菱状宽卵形或宽卵形,3裂,上部叶卵形,不裂,长3~8厘米,宽1.5~5.5厘米,基部四,边缘有锯齿,上面疏生单毛或分叉的毛,下面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鸭儿芹果2022-10-07 18:28:58

    中药材“鸭儿芹果”。出处:《广西中草药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鲫鱼头2022-10-07 18:30:10

    中药材“鲫鱼头”。出处:《唐本草》。性味:《药对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驱风通2022-10-07 18:31:22

    中药材“驱风通”。别名:大叶臭椒、有刺盐肤木、刺椿木、天星木、血虎、红簕通。生境分布:广东。性味:辛、微苦,温。功能主治:祛风除湿,活血散瘀,消肿止痛。 风湿骨痛,感冒风寒,小儿麻痹后遗症:茎或枝3~8钱,水煎服。 跌打骨折,外伤出血:叶捣烂外敷。 烧烫伤:茎适量水煎外洗,并有叶研粉撒布患处。 毒蛇咬伤:用干或鲜叶捣烂加酒或酒糟热敷患处,或用干粉加鲜薄荷叶加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颠茄草2022-10-07 18:32:32

    中药材“颠茄草”。性状:本品根呈圆柱形,直径5~15mm,表面浅灰棕色,具纵皱纹;老根木质,细根易折断,断面平坦,皮部狭,灰白色,木部宽广,棕黄色,形成层环纹明显。髓部白色。茎扁圆柱形,直径3~6mm,表面黄绿色,有细纵皱纹及稀疏的细点状皮孔,中空,幼茎有毛。叶多皱缩破碎,完整叶片卵状椭圆形,黄绿色至深棕色。花萼5裂,花冠钟状。果实球形,直径5~8mm,具长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陆英果实2022-10-07 18:33:41

    中药材“陆英果实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林下、沟边或山坡草丛,也有栽种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河北、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陆英 高大草本或半灌木,高达2m。茎有棱条,髓部白色。奇数羽状状得叶对生;托叶小、线形或呈腺状突起;小叶59,最上1对小叶片基部相互全生,有时还和顶生小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金背枇杷叶2022-10-07 18:35:58

    中药材“金背枇杷叶”。别名:光背杜鹃、野枇杷(《防治老年慢性气管炎药用植物资料》)。出处:《陕西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多生于高山阴坡。分布陕西、甘肃、四川、青海等地。原形态:常绿灌木,高达3米。幼枝黄色,无毛。叶簇生枝顶,革质,宽卵形或倒卵形,长5~10厘米,先端尖或突尖,基部圆形或近心形,上面光滑,叶脉凹入,下面密被黄褐色绒毛,以后渐落;叶柄淡黄色,无毛,长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透明草2022-10-07 18:38:14

    中药材“透明草”。别名:小叶冷水花。生境分布:广西。性味:淡、涩,凉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。 痈疮肿痛,无名肿毒:鲜全草捣烂,调红糖少许,外敷。 烧烫伤:鲜全草捣烂,绞汁外涂。别名:玻璃草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湿墙上或村舍旁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等地。原产南美洲热带。原形态:一年生草本,高达10cm以下。茎直立纤细或披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裂果卫矛2022-10-07 18:40:33

    中药材“裂果卫矛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地林中和岩石缝隙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裂果卫矛 灌木或小乔木,高26m。叶对生;叶柄粗壮,长达lcm;叶片革质,窄椭圆形或略呈窄倒卵形,长610cm,宽2.54cm,先端窄渐尖,近全缘或有浅细疏齿,叶脉不甚明显。聚伞花序短小,有23花,密生于新枝顶端;总花梗长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藤仲2022-10-07 18:43:00

    中药材“藤仲”。别名:毛叶藤仲、土杜仲、刹把龙喃、瓣裂鹿角藤。性味:淡,平。有小毒。功能主治:祛风活络,接骨,止血。用于风湿关节痛;外用治外伤出血,骨折。用法用量:干品1两,泡酒半斤,每日1次,每次15毫升;外用适量,研细粉撒或酒调成糊状敷患处。别名:枪花药(《云南中草药》),毛叶藤仲、大叶鹿角藤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,刹抱龙喃(傣名)。出处:《云南中草药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