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苦楝子2022-10-07 18:47:02

    中药材“苦楝子”。别名:土楝实、苦心子、楝枣子、楝果子、土楝子。出处:参见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苦楝菌2022-10-07 18:47:01

    中药材“苦楝菌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榆及楝的腐木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河北、湖南、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密集木层孔菌 子实体侧生无柄,平伏而反卷。菌盖半圆形至贝壳状,(211)cm×(3.513.5)cm,厚14.5cm,木质,硬;菌盖表面黄褐色至近黑色,有同心环棱;边缘锐,波浪状,有绒毛,下侧无子实层。管口面黄褐色;管口圆形,每1mm间46个;菌管多层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苦楝皮2022-10-07 18:47:01

    中药材“苦楝皮”。别名:苦楝、楝树果、楝枣子、苦楝树、森树、翠树、紫花树、川楝皮。性状:本品呈不规则板片状、槽状或半卷筒状,长宽不一,厚2~6mm。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,粗糙,有交织的纵皱纹及点状灰棕色皮孔,除去粗皮者淡黄色;内表面类白色或淡黄色。质韧,不易折断,断面纤维性,呈层片状,易剥离。无臭,味苦。贮藏:置通风干燥处,防潮。炮制:除去杂质,洗净,润透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苦木根2022-10-07 18:47:00

    中药材“苦木根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400m以下的湿润而肥沃的山地、林缘、溪边、路旁等处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黄河以南各地。原形态:苦木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高710m。树皮灰黑色,幼枝灰绿色,无毛,具明显的黄色皮孔。奇数羽状复叶互生,常集生于枝端,长2030cm;小叶915,卵状披针形至阔卵形,长410cm,宽24cm,先端渐尖,基部阔楔形,两侧不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苦壶卢子2022-10-07 18:47:00

    中药材“苦壶卢子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性味:《纲目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苦白蜡2022-10-07 18:46:59

    中药材“苦白蜡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8001800m的山坡、路旁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凹脉柃 灌木,高达3m。顶芽无毛,嫩枝具4条棱脊,无毛,叶互生,薄革质;叶柄长35mm,无毛;叶片长椭圆形,长4.210.5m,宽1.73.5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具细锯齿,两面无毛,叶脉在表面下陷,背面隆起,侧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苦天茄叶2022-10-07 18:46:59

    中药材“苦天茄叶”。原形态:直立草本至亚灌木,高12m。茎直立,具分枝,全体密被黄硬毛和针状刺。单叶互生;叶柄粗壮,长约为叶片之半;叶片阔卵形,长612cm,宽约与长相等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57深裂,裂片边缘又作不规则的齿裂及浅裂,叶两面被刺状腺毛,能分泌粘液,两面脉上均疏生长短不一的尖刺。蝎尾状花序腋外生,短而少,花单生或24朵;花梗细弱,被有粗毛及小刺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苦瓜根2022-10-07 18:46:58

    中药材“苦瓜根”。出处: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性味:苦,寒。 ①《四川中药志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苦芺2022-10-07 18:46:57

    中药材“苦芺”。别名:钩芺、苦板、苦菜、败酱、败酱草。出处:出自《本草经集注》。 1.《尔雅》郭璞注:钩芺,大如拇指,中空,茎头有薹似蓟,初生可食。 2.陶弘景:苦芺,处处有之,人取茎生食之。五月五日采,暴干。 3.《唐本草》:苦芺,今人以为漏芦,非也。 4.《食疗本草》:苦芺,生食治漆疮。不堪多食尔。 5.《蜀本草》:《图经》有云,苦芺子若猫蓟,茎圆无刺。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苦竹笋2022-10-07 18:46:57

    中药材“苦竹笋”。别名:苦笋(《食疗本草》)。出处:《本草拾遗》。性味:①《纲目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