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苦艾2022-10-07 18:46:56
中药材“苦艾”。别名:苦蒿、啤酒蒿。出处:始载于《生药学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1001500m的山坡、草原、林缘及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新疆;我国南京等地有栽培。原形态:中亚苦蒿 多年生草本,高60150cm。主根单一,垂直,稍木质化,径达3cm。根状茎稍粗短,垂直。茎单一或23个,直立,密被灰白色短柔毛,上部斜上分枝。茎下部叶二至三回羽状全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苦瓜子2022-10-07 18:46:56
中药材“苦瓜子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化学成分:含水分8.6%,灰分21.8%,纤维19.5%,碳水化物16.4%,脂肪油31.0%。油中含丁酸1.8%,棕榈酸2.8%,硬脂酸21.7%,油酸30.0%,α桐酸43.7%。尚含苦瓜素、蛋白质。性味:《纲目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苦瓜藤2022-10-07 18:46:55
中药材“苦瓜藤”。出处: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性味:苦,寒。 ①《陆川本草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苦碟子2022-10-07 18:46:55
中药材“苦碟子”。别名:苦荬菜。性味:苦、辛,平。功能主治:止痛。用于头痛,牙痛,胃肠痛及中小手术后疼痛。用法用量:0.4~1两。别名:满天星(《黑龙江省主要野生药用植物的鉴别及中草药新制剂》)。出处:辽宁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脚、路边、疏林内、河边。分布东北及内蒙古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可达1米许。根粗壮而垂直。茎直立。根生叶排成莲座状,叶片长圆状倒披针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苦芥2022-10-07 18:46:54
中药材“苦芥”。别名:青菜、苦菜、紫苦菜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喜生长于排水良好,肥沃疏松及向阳的土地。 资源分布:我国台湾、湖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有栽培。本种是云南傣族常用药。原形态:苦芥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,植株高30100cm。主根粗壮,圆锥形,有多数须根。茎直立,多分枝,无毛或基部有细刚毛。基生叶多数,叶片宽倒卵形,长3560cm,宽1825cm,先端圆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苦瓜2022-10-07 18:46:54
中药材“苦瓜”。别名:癞瓜。性味:瓜、根、叶:苦,凉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。用于中暑发热,牙痛,肠炎,痢疾,便血;外用治痱子,疔疮疖肿。用法用量:瓜、根、平:2~3两;外用适量,捣烂敷或搽患处。别名:锦荔枝、癞葡萄(《救荒本草》),红姑娘(《群芳谱》),菩达(《广东新语》),凉瓜(《广州植物志》),癞瓜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,红羊(《泉州本草》)。出处:《滇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苦良姜2022-10-07 18:46:53
中药材“苦良姜”。别名:老虎姜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4002000m的山坡石灰岩干热河谷地区的稀疏灌丛或竹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沪水、永胜、禄劝、开远及弥勒。原形态:小花盾叶薯蓣 缠绕草质藤本。根茎横生,圆柱形,指状或不规则分枝,干后除去须根常留有白色点状痕迹。茎左旋,无毛,有时在分枝或叶柄基部两侧微凸起,或具短刺。单叶互生;叶片近革质,绿色,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苦竹叶2022-10-07 18:46:53
中药材“苦竹叶”。性味:甘、淡,寒。功能主治:清热除烦,解渴,利尿。用于发热烦躁口渴,口舌生疮,尿少色黄。用法用量:1~4钱。出处:《本草经集注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向阳山坡或平原。分布浙江、江苏、江西等长江流域及西南各地。我国南方各地均产,主产浙江、江苏、江西等地。原形态:苦竹,又名:伞柄竹。 秆直立,高可达4米,圆筒形,直径约15毫米,秆幼时有白粉,尤以箨环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苦油木2022-10-07 18:46:52
中药材“苦油木”。别名:山椤、红萝木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5001000m的平原和丘陵地区的疏林或灌丛中,有时栽培于村边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大叶山楝 乔木,高达30m。叶大,奇数羽状复叶(稀偶数),互生;叶柄和总轴长2090cm;小叶1021片,对生,小叶柄粗壮,长约1cm;叶片厚革质,干时常有粗皱纹,长椭圆形,长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苦竹沥2022-10-07 18:46:52
中药材“苦竹沥”。出处:《别录》。功能主治:清火消痰,明目利窍。 ①《别录》: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