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金线兰2022-10-07 18:36:08

    中药材“金线兰”。别名:金线莲、金蚕、金石松、树草莲、鸟人参、金线虎头蕉,金线入骨消。性味:甘,平。功能主治:清热凉血,除湿解毒。用于肺结核咯血,糖尿病,肾炎,膀胱炎,重症肌无力,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,毒蛇咬伤。用法用量:1~3钱,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敷患处。备注:(1)本品在浙江平阳一带为治风寒湿痹的著名草药,服者一般1~2剂即可见效。别名:金丝线、金耳环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金老梅叶2022-10-07 18:36:08

    中药材“金老梅叶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4000m的山坡草地、砾石坡、灌丛及林缘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及陕西、甘肃、新疆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金露海 灌木,高0.52m。多分枝,树皮纵向剥落。小枝红褐色,幼时被长柔毛。现状复叶,小叶2对,稀3小叶,上面一对小叶基部下延,与叶轴汇合;叶柄被绢毛或疏柔毛;托叶薄膜质。宽大,外被长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金石溜2022-10-07 18:36:07

    中药材“金石溜”。别名:长叶苎麻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7001200m的山地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台湾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灌木,高达3m。枝条常蔓生,无毛。叶对生或互生;叶柄长212cm;叶片卵形或宽卵形,茎上部叶狭卵形或狭椭圆形,长817cm,宽4.512cm,先端渐尖或呈尾状,基部圆形或浅心形,边缘在基部之上有浅锯齿,上面无毛或近无毛,下面沿脉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金耳环2022-10-07 18:36:07

    中药材“金耳环”。别名:土细辛、一块瓦。性味:辛、微苦,温。有小毒。功能主治:温经散寒,祛痰止咳,散瘀消肿。用于风寒咳嗽,慢性支气管炎,哮喘,慢性胃炎,风寒痹痛;外用治跌打损伤,毒蛇咬伤。用法用量:0.5~2钱;外用适量,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土细辛(《广西中草药》),长花轴细辛、大叶细辛、大叶山茨菇(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,一块瓦(《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》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金老梅根2022-10-07 18:36:06

    中药材“金老梅根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4000m的山坡草地、砾石坡、灌丛及林缘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及陕西、甘肃、新疆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金露海 灌木,高0.52m。多分枝,树皮纵向剥落。小枝红褐色,幼时被长柔毛。现状复叶,小叶2对,稀3小叶,上面一对小叶基部下延,与叶轴汇合;叶柄被绢毛或疏柔毛;托叶薄膜质。宽大,外被长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金老梅花2022-10-07 18:36:06

    中药材“金老梅花”。出处:《内蒙古中草药》。性味:《内蒙古中草药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金线草2022-10-07 18:36:05

    中药材“金线草”。别名:毛蓼、山蓼、一串红、铁拳头、红花铁菱角、蓼子七、鸡心七、九龙盘。性味:辛,凉。功能主治:凉血止血,祛瘀止痛。用于吐血,肺结核咯血,子宫出血,淋巴结结核,胃痛,痢疾,跌打损伤,骨折,风湿痹痛,腰痛。用法用量:0.5~1两。备注:(1)同属植物短毛金线蓼Autenoron neofiliforme (Nakai)Hara功效类同。别名:重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金盏草2022-10-07 18:36:05

    中药材“金盏草”。别名:金盏花、醒酒花(《宛陵集》诗注),金盏儿花(《救荒本草》),长春花(《纲目》),长春菊(《学圃杂巯》),金仙花、长春草(《现代实用中药》)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生境分布:我国各地庭园多有栽培。原形态: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,高40厘米左右,全株散生柔毛。茎直立,上部有分枝。单叶互生;长椭圆披针形,先端渐尖,边缘具粗锯齿,基部楔形。头状花序顶生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金盏草根2022-10-07 18:36:04

    中药材“金盏草根”。出处: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功能主治:治疝气。复方:治疝气:金盏草鲜根二至四两(干的一至二两),公鸡一只(洗净,去肠杂),红酒四两。酌加开水,炖三小时,分两三次服。鸡肉亦可服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。出处:出自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原形态:小金盏花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,高约40cm。全株散生柔毛。茎直立,上部有分枝。单叶互生;叶片长椭圆状披针形,先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金盏菊2022-10-07 18:36:04

    中药材“金盏菊”。别名:水涨菊、山金菊。生境分布:河北、江苏、福建。性味:淡,平。功能主治:根:活血散瘀,行气利尿。主治症瘕疝气,胃寒疼痛。 花:凉血,止血。主治肠风便血。用法用量:根1~2两;花:5~10朵。别名:大金盏花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,水涨菊、山金菊(《福建中草药》)。出处:《福建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四川、贵州、广西、广东、福建等地均有栽培。原形态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