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鰕虎鱼2022-10-07 18:30:46
中药材“鰕虎鱼”。别名:鲨、蛇(《尔雅》),吹沙(《临海异物志》),沙沟鱼、沙鳁、叼浪鱼(《纲目》),沙竹(《医林纂要》),光鱼、油光鱼(《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》)。出处: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。生境分布:分布我国沿海各地,以南部尤多。原形态:体长,前部略呈圆柱形,后部侧扁。体长约10余厘米;头部大而长,头高稍低于体高。吻长,前端钝圆,正中有一隆突。眼中等大,呈背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鮧鱼涎2022-10-07 18:30:45
中药材“鮧鱼涎”。出处:《本草图经》。原形态:动物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 -
鱵鱼2022-10-07 18:30:45
中药材“鱵鱼”。别名:箴鱼(《山海经》),铜哾鱼(《临海异物志》),姜公鱼(《纲目》),针工鱼(《医林纂要》),针鱼(《动物学大辞典》),单针鱼、针扎鱼(《黄渤海伍类调查报告》)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生境分布:分布我国沿海和长江等各大河流中。原形态:体细长,略呈圆柱形,背腹缘微凸,尾部渐细。体长约16~24厘米,头长,前端尖,顶部及两侧面平坦,腹面较狭。口小。眼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鱼脑石2022-10-07 18:30:44
中药材“鱼脑石”。别名:鱼首石、鱼枕骨。性味:甘、咸,寒。功能主治:利尿,排石。用于尿路结石,小便不利,解野蕈毒。外用治化脓性中耳炎及鼻炎。用法用量:1~2钱,研末服。外用研末。别名:石首鱼头石(《千金方》),石首鱼脑中枕(《日华子本草》),石首鱼魫(《濒湖集简方》),石首骨(《本草汇言》),黄鱼脑石、鱼首石(《浙江中药手册》)。出处: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生境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鱼尾葵根2022-10-07 18:30:43
中药材“鱼尾葵根”。别名:棕木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或沟谷林中,海拔450700m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鱼尾葵,乔木状,高达20m。茎无吸根,单生。叶大而粗壮,长34m;羽片每边1820片,下垂,中部的较长;裂片质厚而硬,顶端1片扇形,有不规则的齿缺,侧面的菱形而似鱼尾,长1520cm,内侧边缘有粗齿的部分超过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鱼胆草2022-10-07 18:30:43
中药材“鱼胆草”。别名:青鱼胆草、水灵芝[四川]。性味:苦,凉。功能主治:清肺热,杀虫。用于湿热黄疸,喉头红肿,恶疮疥癣。用法用量:0.5~2钱,水煎服;外用鲜品捣烂敷患处。备注:(1)同属植物贵州獐牙菜Swertia kouitchensis Franch.别称四棱草。四川亦称青鱼胆草。全草治小儿高烧,口苦潮热,湿热黄疸,咽喉肿痛及蛇咬伤等。用量3钱。别名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鱼狗2022-10-07 18:30:42
中药材“鱼狗”。别名:鸿、天狗(《尔雅》),水狗(《尔雅》郭璞注),鱼虎、鱼师(《禽经》),翠鸟(《本草拾遗》),翠碧(《埤雅》),翠碧鸟(《纲目》),鱼翠(《纲目拾遗》),钩鱼郎、金鸟仔、翠雀儿(《中国动物图谱·鸟类》)。出处:《本草拾遗》。生境分布:分布我国东部,西达四川、云南以至西藏南部;在南部大部分地区,终年留居。原形态:体长约16厘米。嘴粗大而直,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鮹鱼2022-10-07 18:30:42
中药材“鮹鱼”。别名:烟管鱼、火筒、海灯世、灯笼鱼、火管、马鞭鱼、竹鱼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热带及亚热带近海中下层鱼类,食肉性,吸食幼鱼及小虾等。产浮性卵。 资源分布:我国分布于黄海、东海及南海。原形态:鳞烟管鱼,体鞭状,平扁。一cm,大者可长达100cm。头延长,吻特别长,管状,吻背具2平行嵴,嵴间隔加宽形成相对弧形线。吻管嵴上具较为细小的锯齿棘。眼椭圆形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鱼虱子2022-10-07 18:30:41
中药材“鱼虱子”。别名:鱼鳖、鱼寄生。出处:《四川中药志》。生境分布:有鱼类的地方均有分布。原形态:体呈长卵形,阔而扁,无坚甲,全体乳白色;雌者长达30毫米,阔约15毫米;雄者较小,长4~10毫米,宽1~6毫米。头部复眼长卵形,黑色,有短触须2对,头下方有大颚1对,小颚2对。胸部发达,长而阔,共7节,前胸节包围后头部,后胸节包围腹的1~2节,胸肢共有7对。腹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鱼肠草2022-10-07 18:30:41
中药材“鱼肠草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4002800m的溪边和沼泽草地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西南部(木里、盐源)和云南北部(禄劝、丽江、宁蒗)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。具多数粗长的支根。叶丛自粗短的根茎发出;叶柄长为叶片的1/41/2,有时与叶片近等长,具翅;叶片狭长圆状倒披针形至椭圆状倒披针形,长820cm,宽26cm,先端圆形,基部渐狭,下延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