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滇白芷2022-10-07 19:04:54
中药材“滇白芷”。别名:白芷、香白芷、水白芷、山白芷、野当归、云南牛防风。出处:滇白芷始载于《滇南本草》。《植物名实图考》芳草类中载有白芷,所述乃滇南种类,云:...
查看详情 >> -
水蛭2022-10-07 19:07:18
中药材“水蛭”。别名:蚂蝗、马鳖、肉钻子。性状:蚂蟥:呈扁平纺锤形,有多数环节,长4~10cm,宽0.5~2cm。背部黑褐色或黑棕色,稍隆起,用水浸后,可见黑色斑点排成5条纵纹;腹面平坦,棕黄色。两侧棕黄色,前端略尖,后端钝圆,两端各具1吸盘,前吸盘不显着,后吸盘较大。质脆,易折断,断面胶质状。气微腥。 水蛭:扁长圆柱形,体多弯曲扭转,长2~5cm,宽0.2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橙子核2022-10-07 19:09:24
中药材“橙子核”。出处:《本草图经》。化学成分:种子含脂肪油、蛋白质,以及苦味成分黄柏内酯和闹米林。功能主治:治疝气,淋病,腰痛。 ①《纲目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栲栗果壳2022-10-07 19:11:39
中药材“栲栗果壳”。别名:锥栗壳。出处:出自《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喜温暖湿润,常生于海拔2001500m的山地或谷地,与常绿阔叶林混交,有时与马尾松混交形成混交林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贵州西南部及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乔木,高达20m,胸径60cm。树皮暗灰色,老时纵裂。小枝有椭圆形皮孔,无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12.5cm;叶片披针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朱唇2022-10-07 19:13:58
中药材“朱唇”。别名:小红花。生境分布:江西、广西、福建、云南有栽培。性味:辛、微苦、涩,凉。功能主治:凉血,止血,清热利湿。主治血崩,高热,腹痛不适。用法用量:2~3钱。别名:三叶青、香茶菜、小红花、丹参。出处:出自《云南中草药》选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全国均有栽培,常作观赏植物。 资源分布:原产美洲。原形态:朱唇,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,高达70cm。根呈集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扭子菜2022-10-07 19:16:14
中药材“扭子菜”。生境分布:贵州、云南。性味:微甘,凉。功能主治:清热,止咳。主治高热,咳嗽。用法用量:全草1两,水煎服。出处:《贵州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野路旁潮湿地。分布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扭子菜,又名:异钟花。 纤细匍匐状草本,长20~40厘米。茎绿色,纤细,径约2毫米,具纵棱,有分枝。3小叶聚生,有短柄,中间的叶片较大,柄亦较长;叶片卵形,长5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山葛薯2022-10-07 19:18:29
中药材“山葛薯”。别名:山萝卜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。出处: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沙土山坡。分布广东、广西。原形态:韩氏蝶豆,又名:立蝶豆、山岗荚、白花蝶豆、假沙葛。 亚灌木状草本,高30~50厘米。具纺锤状块根。茎直立,幼时被紧贴的毛。羽状复叶,具极短的柄;托叶卵状披针形,长5~8毫米,被疏毛,有纵脉纹;小叶3枚,近革质,矩圆形,顶生小叶长7~9厘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小果卫矛2022-10-07 19:20:44
中药材“小果卫矛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谷或平地、河边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湖北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小果卫矛 灌木或小乔木,高达6m。小枝有细小瘤状皮孔。叶对生;叶柄长815mm;叶卵形或椭圆形,长47cm,宽34cm,先端渐尖,边近全缘,侧脉68对,排列较密,明显。聚伞花序一至二回分枝,花黄绿色,直径58mm,4数;雄蕊有明显花丝,雌蕊有时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大青根2022-10-07 19:23:00
中药材“大青根”。别名:臭根、野地骨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土地骨皮(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)。出处: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荒地、低丘陵地的草丛中或疏林下。分布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、江西、湖南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路边青,又名:大青(《别录》),淡婆婆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青草心,山尾花、山漆、猪屎青、鸭公青、鸡屎菜、鬼灯火、牛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地膏药2022-10-07 19:25:15
中药材“地膏药”。别名:岩白菜、雾水草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,兔耳风(《贵州药植目录》)。出处: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路旁草丛。分布云南、贵州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贴生鼠曲草,又名:贴生香青。 多年生草本,高30~100厘米。茎直立单生或数茎丛生,密被白色绵毛。基生叶较大,倒卵状披针形,长8~12厘米,宽2.5~3厘米;茎生叶互生,无柄,倒卵状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