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栗寄生2022-10-07 19:11:41
中药材“栗寄生”。别名:柃寄生、螃蟹脚、吊兰、胡龙须、方叶子、樟木寄生、油茶寄生、梅子寄生、三稔寄生。出处:栗寄生始载于《植物名实图考》,云:...
查看详情 >> -
木鳖子根2022-10-07 19:13:59
中药材“木鳖子根”。出处:出自《广西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常生于海拔4501100m的山沟、木缘和路旁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、湖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和西藏。原形态:多年生粗壮大藤本,长达15m。具板状根。全株近无毛和稍被短柔毛。卷须较粗壮,光滑无毛,不分歧。叶柄粗壮,长510cm,初时被黄褐色柔毛,后近无毛,在基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扶桑花2022-10-07 19:16:15
中药材“扶桑花”。别名:花上花(《南越笔记》),大红花(《汉英韵府》),土红花(《陆川本草》),大红牡丹花、吊钟花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生境分布:常栽植于庭院,亦有野生者。全国各地均有分布。原形态:朱槿(《南方草木状》),又名:赤槿、日及(《南方草木状》),桑槿(《酉阳杂俎》),佛桑(《岭表录异》),扶桑(《纲目》),福桑(《广东新语》),舜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小果金花茶叶2022-10-07 19:20:46
中药材“小果金花茶叶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阴湿山沟林下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。原形态:小果金花茶 常绿灌木,高23m。叶互生;叶柄长0.51.2cm,无毛;叶片革质,椭圆形至长圆状椭圆形,长1015cm,宽46cm,先端急尖或尾状渐尖,基部楔形或圆形,边缘稍向背面反卷,具骨质小锯齿,齿端有一黑色小腺点;侧脉68对,在下面凸起。花单生或23朵聚生于叶腋;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大麦2022-10-07 19:23:02
中药材“大麦”。别名:麰(《广雅》),倮麦,麰麦(陶弘景),牟麦(《纲目》),饭麦、赤膊麦(《医林纂要》)。出处:《本草经集注》。生境分布:全国各地均有栽培。原形态:一年生草本,高60~100厘米。秆直立,光滑无毛。叶鞘无毛,有时基生叶的叶鞘疏生柔毛,叶鞘先瑞两侧具弯曲沟状的叶耳;叶舌小,长仪l~2毫米,膜质;叶片扁平,长披针形,长8~18厘米,宽6~1B毫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地菍根2022-10-07 19:25:17
中药材“地菍根”。别名:地茄根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,地稔根(《南方主要有毒植物》)。出处:《岭南采药录》。化学成分:含酚类、鞣质、糖类、氨基酸。归经:《闽东本草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双参2022-10-07 19:27:33
中药材“双参”。别名:对对参、肚拉、白都拉、萝卜都拉、西南囊苞花、一支蒿[四川西昌]、土洋参[四川木里]。性味:甘、微苦,平。功能主治:健脾益肾,活血调经,止崩漏,解毒。用于肾虚腰痛,贫血,咳嗽,遗精,阳萎,风湿关节痛,月经不调,倒经,崩漏,带下,不孕症。外用止血。用法用量:0.5~1两。备注:(1)同属植物大花双参Triplostegia grandifl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刺楸树叶2022-10-07 19:30:11
中药材“刺楸树叶”。别名:鸟不宿叶、刺楸叶。原形态:落叶大乔木,高约10m,最高可达30m,胸围达70cm以上。树皮暗灰棕色,小枝圆柱形,淡黄棕色或灰棕色,具鼓钉状皮刺,刺长56mm,基部宽67mm。叶在长枝上互生,在短枝上簇生,叶柚细长,长850cm,无毛;叶片近圆形或扁圆形,掌状57浅裂,裂片三角卵形至长椭圆状卵形,长不及全叶片的1/2,茁壮枝上的叶片分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黄泥菜2022-10-07 18:26:51
中药材“黄泥菜”。出处:始载于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草地、林下或灌丛中、海岸干燥沙地上也常可见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孪花蟛蜞菊 攀援状草本。茎粗壮,长11.5m,基部径约5mm,分枝,无毛或被疏贴生短糙毛。叶对生;下部叶有长达24cm的柄;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,连叶柄长925cm,宽411cm,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鹿胆2022-10-07 18:28:07
中药材“鹿胆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性味:《纲目》: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