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蓝花绿绒蒿2022-10-07 18:43:42
中药材“蓝花绿绒蒿”。生境分布:四川。性味:苦、涩,微温。功能主治:镇痛调经,活血散瘀。主治胃痛,经痛,跌打损伤。用法用量:1~2钱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2004500m的高山草地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甘肃东南部至四川西南部。原形态:川西绿绒蒿 一年生草本。主根短而肥厚,圆锥形,长46cm,径约lcm。叶均基生;叶柄线形,长26cm;叶片倒披计形或长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荆芥根2022-10-07 18:46:09
中药材“荆芥根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功能主治:治吐血,牙痛,瘰疬。复方:①治吐血不止:荆芥连根,洗,捣汁半盏服;干穗为末亦可。(《经验方》) ②治风热牙痛:荆芥根、乌桕根、葱根等分。煎汤频含漱之。(《纲目》) ③治瘰疬溃烂:荆芥根下一段,剪碎,煎沸汤,温洗良久,看烂破处紫黑,以针一刺,去血再洗;用樟脑、雄黄等分,为末,麻油调扫上,出水,次日再洗再扫,以愈为度。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臭蒿2022-10-07 18:48:31
中药材“臭蒿”。别名:牛尾蒿、海定蒿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02400m的山坡、湖边草地、河谷、沙滩、田边等处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内蒙古、甘肃、青海、新疆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臭蒿 一年生草本,高20100cm。植株有浓烈臭味。根单一,垂直。茎直立,单生,稍粗壮,上部有腋生花序序枝,稍带紫红色。叶互生;有短叶柄或几无柄;茎下部与中产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绿豆2022-10-07 18:50:54
中药材“绿豆”。归经:入心、胃经。性味:甘,寒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消暑。用于暑热烦渴,疮毒痈肿等症。可解附子、巴豆毒。用法用量:0.5~1两,大剂量可用4两,煎服。备注:(1)解附子、巴豆毒,可用绿豆四两、生甘草二两,煎汁候冷,频频饮服。别名:青小豆(《圣惠方》)。出处:《开宝本草》。生境分布: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。原形态:一年生直立或末端微缠绕草本,被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紫金标2022-10-07 18:53:21
中药材“紫金标”。别名:红花紫金标、九节莲、对节兰、蓝花岩陀(《云南中草药》),风湿草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。出处:《云南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干燥向阳山坡或地埂边。分布云南、四川、西藏。原形态:小角柱花,又名:小蓝雪。 多年生草本,高0.5~1米,基部常木质。单叶互生,有短柄;叶片菱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1~3厘米,宽0.8~1.5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禾秆蹄盖蕨2022-10-07 18:55:41
中药材“禾秆蹄盖蕨”。别名:尖裂蹄盖蕨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800m的林缘岩石缝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及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等地。原形态:植株高4070cm。根茎短而粗,直立,顶端和叶柄基部密被淡棕色、中间黑棕色、边缘淡棕色、线状披针形鳞片。叶簇生;叶柄长2040cm,淡禾秆色;叶片厚纸质,长圆状披针形,长2030cm,宽1018c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百眼藤2022-10-07 18:58:04
中药材“百眼藤”。别名:爬山虎、咸鱼头、五眼子、泥藤草、大甘草、小叶羊角藤。性味:甘,凉。功能主治:清热利湿,化痰止咳,散瘀止痛。用于感冒咳嗽,支气管炎,百日咳,腹泻,跌打损伤,腰肌劳损,湿疹。用法用量:0.5~1两。别名:爬山虎、五眼子、下山虎、泥藤草、鸡眼藤。出处: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野灌丛中。分布我国南部。原形态:藤状灌木。茎黑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甜叶菊2022-10-07 19:00:21
中药材“甜叶菊”。别名:甜茶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原产于南美巴拉圭和马西交界的高山草地。现北京、河北、陕西、江苏、福建、湖南、云南等地均有引种。原形态:甜叶菊 多年生草本,高100150cm。茎直立,基部半木质化,粗约1cm,多分枝。叶对生;无柄;叶片倒卵形至宽披针形,长510cm,宽1.53.5cm,先端钝,基部楔形,上半部叶缘具粗锯齿。头状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牯岭凤仙花2022-10-07 19:02:39
中药材“牯岭凤仙花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 生于沟边草丛中或山谷阴湿处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。原形态:牿岭凤仙花,一年生草本,高4090cm。茎细瘦,直立,分枝。叶互生;叶片卵状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510cm,宽34cm,先端尾状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有粗圆齿,齿端有小尖,侧脉57对。花梗腋生,长约2cm,中上部有2枚近对生的披针形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滇丹参2022-10-07 19:04:56
中药材“滇丹参”。别名:丹参、小丹参、紫丹参、小红参、小红草乌、小红丹参、山槟榔、云南丹参、石山丹参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8002900m的草地、林缘及疏林干燥地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、贵州、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云南鼠尾草,多年生草本,高约30cm。根状茎短缩,块根丹红色,纺锤形。茎被长柔毛。叶通常基生,单叶或三裂,叶下面带紫色,两面被密或疏长柔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