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叉枝藻2022-10-07 19:27:36

    中药材“叉枝藻”。功能主治:为琼胶的辅助原料,并用作缓泻剂。别名:丝藻、软骨红藻、扁形叉枝藻、扁枝子、鲍鱼菜、猪毛菜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中潮带的岩石上或石沼中,生长盛期68月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我国各地沿海。原形态:藻体紫红色,直立,丛生,软骨质,扁圆,高410cm,宽11.5mm。二叉分枝34次,呈扇形。内层细胞小,髓部细胞大,界限明显。囊果球形,生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刷把草根2022-10-07 19:30:14

    中药材“刷把草根”。别名:怀胎草根。原形态:多年生直立草本,高达60cm。主根粗短,须根细。茎圆柱形,中空,常呈紫红色,棱线不明显,周围被曲柔毛及腺毛;有分枝。无基生叶,茎生叶对生,上部的互生,绿以,花期常变红色;无柄或近于无柄;叶片披针形或狭披针形,长26cm,宽0.51.5cm,先端渐尖,边缘具细齿,基部渐狭,两面光滑,仅脉上及边缘被曲柔毛。花两性,单生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人参花2022-10-07 19:32:40

    中药材“人参花”。出处:《中药志》。功能主治:《中药志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丛枝蓼2022-10-07 19:34:59

    中药材“丛枝蓼”。别名:水红辣蓼、辣蓼(《全展选编·传染病》)。出处:《全展选编·内科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溪边或阴湿处。分布我国南北各地。原形态:丛枝蓼,又名:簇蓼。 平卧或斜生草本,高30~60厘米。近基部多分枝,无中央茎的区别。单叶,互生,通常卵形,有时呈披针形,两端狭尖,两面无毛或有短柔毛,在叶缘和中脉上经常有小刺状毛;托鞘有缘毛。穗状花序,通常顶生或腋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龙须藤2022-10-07 18:24:25

    中药材“龙须藤”。别名:羊蹄藤、乌郎藤、过岗圆龙、九龙藤、五花血藤、梅花入骨丹、燕子尾、黑皮藤。性味:苦、涩,平。功能主治:祛风除湿,活血止痛,健脾理气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,腰腿疼,跌打损伤,胃痛,小二疳积。用法用量:0.5~1两。别名:轮环藤、牵藤暗消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林中,常攀援于乔木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海南、广西部及云南西南部至东南部等地。原形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黄龙藤2022-10-07 18:25:42

    中药材“黄龙藤”。别名:五香藤、通气香、铁骨散、小血藤、蛇毒药、拔毒散、小红袍、岩青叶、大红袍、满山香、滑藤、紫龙、血藤、五沙藤。出处:黄龙藤收载于《植物名实图考》蔓草类,说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鹦鹉2022-10-07 18:28:08

    中药材“鹦鹉”。别名:鹦鹘(汪颖《食物本草》),干皋、鹦哥(《纲目》)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生境分布:分布云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体长约30厘米。嘴强大,甚钩曲,上嘴与头骨连接处能随意动作,下嘴较短小;上嘴珊瑚红色,下嘴黑褐色。虹膜淡黄色。眼先和眼周渲染绿色;头圆;额基有一黑纹,向左右延伸至眼;自下嘴基部有一对宽阔黑带,斜伸至颈侧;头的其他部分蓝灰色;后颈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鸡翮羽2022-10-07 18:29:21

    中药材“鸡翮羽”。别名:鸡翮《肘后方》),鸡翮翎(《纲目》)。出处:《本经》。原形态:动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鲎尾2022-10-07 18:30:32

    中药材“鲎尾”。出处:《本草拾遗》。功能主治:①《本草拾遗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马牙贯众2022-10-07 18:31:44

    中药材“马牙贯众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8001200m的田边湿地及灌木林下岩石缝处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北及辽宁、陕西、山东、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植株高达80cm。根茎短粗而斜升,顶端与叶柄基部被棕色、披针形鳞片。叶簇生;叶柄长1535cm,禾秆色,基部黑色,向上近光滑;叶片纸质,叶轴和小羽轴常带紫红色,卵圆形或椭圆形,长2540cm,宽2030cm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