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万寿菊花2022-10-07 19:35:29
中药材“万寿菊花”。别名:臭芙蓉、金菊、黄菊、红花、柏花、里苦艾、蜂窝菊、金花菊、金鸡菊。出处:出自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向阳温暖湿润环境 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全国各地(栽培),在广东和云南南部、东南部已归化。原产墨西哥。原形态:万寿菊,一年生草本,高50150cm。茎直立、粗壮,具纵细条棱,分枝向上平展。叶对生;叶片羽状深裂,长510c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黄鼠肉2022-10-07 18:25:57
中药材“黄鼠肉”。出处:《饮膳正要》。生境分布:分布东北、内蒙古、河北、山西、山东、陕西、甘肃等地。原形态:黄鼠(《饮膳正要》),又名:礼鼠、拱鼠(《韩昌黎集》),貔狸(《纲目》),地松鼠、大眼贼、蒙古黄鼠。 体长约20厘米,尾长约6厘米。体形细长,头大,耳壳短小,眼甚大。前肢趾爪发达,大而且直,前足掌裸,后跖被毛。有颊囊。雌体有乳头5对。全身毛草黄色,并杂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鸡嗉子果2022-10-07 18:29:36
中药材“鸡嗉子果”。别名:山覆盆、野荔枝、山荔枝、鸡嗉子、癞鸡嗉。性味:叶:苦、涩,平。 果:甘、苦,平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利胆行水,消积杀虫。用于食积气胀,小儿疳积,肝炎,蛔虫病;外用治烧烫伤,外伤出血。用法用量:2~3钱。外用适量,研粉撒或调鸡蛋清搽患处。别名:鸡嗉果、山覆盆、一枝箭、云母树、节节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3003150m的中山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鮧鱼鳔2022-10-07 18:30:47
中药材“鮧鱼鳔”。别名:鲶鱼鳔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栖息于江河、湖泊和水库,为中下层肉食性鱼类,主要食一些小型鱼类。 资源分布:我国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其他各地均有分布。原形态:鲇鱼,体长,头部平扁,尾部侧扁。口宽阔。口裂向上倾斜,下颌突出明显。上下颌及犁骨上有许多绒状细齿。须2对。眼小,盖有透明薄膜。位置接近头侧,无鳞,皮肤富粘液腺,侧线上有粘液孔1行。背鳍5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长毛柃叶2022-10-07 18:34:18
中药材“长毛柃叶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长毛柃 灌木或小乔木;嫩枝圆柱形,密生黄褐色长丝毛。叶互生,革质;叶柄长12mm;叶片长圆状披针形,长512cm,宽为1.53cm,先端渐尖,基部圆形,上面绿色,有光泽,常有金黄色腺点,下面被黄褐色长丝毛,边缘有细锯齿,侧脉下面略凸起,上面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钻秆虫2022-10-07 18:35:26
中药材“钻秆虫”。别名:高粱条螟[成虫名]、高粱钻心虫。生境分布:东北各地。功能主治:凉血,解毒。主治便血。用法用量:0.5~1钱。出处:《东北动物药》。生境分布:分布东北、华北、华东及广东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成虫体长1.2~1.4厘米,展翅2.4~3.4厘米。头、胸部背面灰黄色,腹部黄白色。前翅灰黄色,翅外方右多数暗褐色条纹,外缘翅脉间有7个小黑点。后翅银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野芝麻2022-10-07 18:37:07
中药材“野芝麻”。别名:野油麻、山麦胡、地蚤。性味:甘、辛,平。功能主治:全草:散瘀,消积,调经,利湿。用于跌打损伤,小儿疳积,白带,痛经,月经不调,肾炎,膀胱炎。 花:调经,利湿。用于月经不调,白带,子宫颈炎,小便不利。用法用量:全草1~2两;花3~5钱。别名:续断(《江苏植物名录》),白花菜(《东北药植志》),白花野芝麻(《黑龙江中药》),糯米饭草、吸吸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豹肉2022-10-07 18:39:29
中药材“豹肉”。出处:《别录》。性味:甘酸,温。 ①《别录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蜀葵花2022-10-07 18:41:53
中药材“蜀葵花”。别名:侧金盏(《尔雅翼》),棋盘花(《分类草药性》),蜀其花(《本草推陈》),水芙蓉(《湖南药物志》),栽秧花(《贵州草药》),镲钹花、擀杖花(《陕西中草药》)。出处:《千金·食治》。生境分布:各地均有栽培。原形态:蜀葵(《千金·食治》),又名:菺、戎葵(《尔雅》),吴葵(《别录》),胡葵(《千金方》),一丈红(《草木记》)。 二年生草本,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董棕粉2022-10-07 18:44:15
中药材“董棕粉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长于海拔1000m或以下的热带地区,常见于向阳山谷密林中的湿润地带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。原形态:短稳鱼尾葵,小黄棕(云南)。丛生小乔木,高58m,直径815cm。茎有吸根,故聚生成丛,绿色,被微白色的毡状绒毛。叶为二回现状全裂,长34m,下部羽片小于上部羽片,羽片呈楔形或斜楔形;外缘笔直,内缘1/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