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冬青皮2022-10-07 19:30:46

    中药材“冬青皮”。别名:冬青木皮(《纲目》)。出处:《日华子本草》。化学成分:树皮含鞣质、挥发油。性味:①《日华子本草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五气朝阳草2022-10-07 19:33:12

    中药材“五气朝阳草”。别名:追风七、见肿消、追风草、乌金丹(《陕西中草药》)。出处:《昆明药植调查报告》。生境分布:生长于针叶林、针阔混交林及阔叶林缘、山路、山坡、稍湿地、杂类草地及宅旁.分布东北、华北、西北、西南及河南、山东、湖南、江西、湖北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50~90厘米,全株被长刚毛。主根略呈块状,具支根及细须根。基生叶大,丛生,羽状全裂或近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龙头节肢蕨2022-10-07 18:24:48

    中药材“龙头节肢蕨”。别名:搜山虎。生境分布:江西、湖北、华南及贵州。性味:苦、涩,平。功能主治:清热利尿,止痛。主治骨折,小便不利。用法用量:0.5~1两。外用适量。别名:搜山虎、倒省莲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附生于海拔5001800m的林中树干或岩石缝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等地。原形态:植株高2050cm。根茎长而横生,粉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鹗骨2022-10-07 18:28:25

    中药材“鹗骨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生境分布:常见于江河海滨,掠取鱼类为食。营巢于海岸或岛屿的岩礁上。夏季遍布于我国西部和北部,冬季迁移华南一带。原形态:鹗(《纲目》),又名:睢鸠(《诗经》),王睢(《尔雅》),沸波(《淮南子》),鱼鹰(《禽经》),下窟乌(《理伤续断秘方》),雕鸡、食鱼鹰(《纲目》)。 雄鸟体长约50厘米。嘴黑,蜡膜暗蓝色。虹膜黄色。头顶和颈后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鸡头2022-10-07 18:29:38

    中药材“鸡头”。出处:《本经》。归经:《本草再新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长果荜茇2022-10-07 18:34:19

    中药材“长果荜茇”。别名:瓜哇长果胡椒。生境分布:广东、台湾有栽培。原形态:假荜茇 攀援藤本。各部均无毛。枝圆柱形,干时具纵纹而带褐色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511mm,仅基部具短鞘;叶片硬纸质,有密腺点,干时带苍白色,狭椭圆形、卵状长圆形或椭圆形,长8.516cm,宽3.27.5cm,先端渐尖至短尖,基部近相等至不等,两侧均钝或一侧略狭而短;中脉每边发出侧脉45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铁栏杆2022-10-07 18:35:27

    中药材“铁栏杆”。别名:野叶子烟。性味:辛、微苦,平。注意:服本品期间,不宜吃豆腐等发物及腥辣食物。功能主治:解毒,杀虫。用于急性阑尾炎;外用治对口疮,杀臭虫、虱子。用法用量:0.5~1两;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野叶子烟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900m以上的山坡草地、灌丛或路旁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西部、贵州西南部和云南。原形态:塔花山梗菜 半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野芋实2022-10-07 18:37:10

    中药材“野芋实”。别名:痕芋头花仁(《生草药手册》)。出处:《岭南采药录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蛇眼草2022-10-07 18:41:56

    中药材“蛇眼草”。别名:雨过天晴、大麻草、粉草、鸢尾叶凤尾菊。性味:辛、苦,凉。有小毒。功能主治:祛风活络,解毒,消积。用于风湿关节痛,跌打损伤,小儿疳积;外用治毒蛇咬伤。用法用量:2~3钱。外用适量,根研粉调香油敷患处。别名:大麻草、粉草(《云南中草药》),雨过天膏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,鸢尾叶风毛菊(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)。出处:《云南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葱须2022-10-07 18:44:18

    中药材“葱须”。别名:葱根(《别录》)。出处:《食疗本草》。性味:《食疗本草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