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水竹叶2022-10-07 19:07:54

    中药材“水竹叶”。别名:鸡舌草、鸡舌癀(《泉州本草》)。出处:《本草拾遗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阴湿地、水稻田中或水边。分布西南、中南及华东各地。原形态:一年生草本。匍匐茎节上具不定根,茎圆柱形,一侧有细绒毛。叶互生;线状披针形,长4厘米,宽5毫米,先端尖.基部鞘状包围茎上。圆锥花序,由叶腋抽出;萼片3,草质,绿色;花瓣3,倒卵形,蓝色;发育雄蕊3,退化雄蕊3;子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榕树皮2022-10-07 19:09:58

    中药材“榕树皮”。出处: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药理作用:参见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柳叶见血飞2022-10-07 19:12:16

    中药材“柳叶见血飞”。别名:见血飞、见血愁、大舒筋活血、辣药。性味:辛,温。注意:孕妇忌服。功能主治:祛风除湿,温中理气,散瘀止痛。用于风湿关节疼痛,跌打损伤,扭挫伤,胃痛,痛经,偏头痛,神经痛,面神经麻痹,鱼骨鲠喉。用法用量:3~5钱。别名:见血飞、血见愁、大伸筋、辣药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地山坡、路旁灌林丛中水沟边。 资源分布:分布湖北醅、湖南、四川、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木天蓼根2022-10-07 19:14:34

    中药材“木天蓼根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功能主治:①《普济方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异被赤车2022-10-07 19:16:50

    中药材“异被赤车”。别名:六耳零。出处:始载于《东北林学院:植物研究室汇刊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2700m的山地林下、石上或溪边阴湿处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台湾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3060cm。茎直立或近基部卧地,通常不分枝。叶互生;叶柄长48mm,无毛;托叶钻形;叶片草质斜长圆形、斜披针形或倒披针形,长815cm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山桂花2022-10-07 19:19:05

    中药材“山桂花”。别名:木本远志、木本瓜子金。生境分布: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广西。性味:微甘、涩,温。功能主治:活血解毒。主治乳腺炎。用法用量:鲜根或叶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西南远志(《广西植物名录》)。出处:南川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向阳山坡的灌木丛中。分布四川、湖北;湖南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灌木或小乔木,高1~4米。树皮灰绿色。单叶互生,多集于小枝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小乌泡根2022-10-07 19:21:20

    中药材“小乌泡根”。别名:马泡根(《分类草药性》)。出处:《重庆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。分布江西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落叶蔓生灌木。茎有灰色绒毛和红紫色腺毛,散生弯曲的钩刺。单叶互生,长椭圆状卵形或披针形,长5~10厘米,宽2~3.5厘米,先端渐尖或钝圆,基部心形,边缘有细锯齿及波状浅裂,上面有粗毛,下面有灰色及褐色绒毛;叶柄长0.5~2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大红袍2022-10-07 19:23:36

    中药材“大红袍”。别名:大和红、锈钉子、油根、扁皂角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草丛或溪边林下等处。主产云南、贵州和四川等省。原形态:小灌木,高约1米,通体均被锈色硬毛。根直而长,可达50厘米,常有锈色油点,断面带浅红色。茎直立,枝有棱。三出复叶互生;叶柄长0.5~2厘米,被有硬毛,基部有条形托叶2枚;小叶革质,三角状卵形,长2.5~7厘米,宽2~4厘米,先端钝圆或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土贝母2022-10-07 19:25:52

    中药材“土贝母”。性状:本品为不规则的块,大小不等。表面淡红棕色或暗棕色,凹凸不平。质坚硬,不易折断,断面角质样,光亮而平滑。气微,味微苦。贮藏:置通风干燥处。鉴别:取本品粉末0.1g,加70%乙醇20ml,超声处理20分钟,滤过,滤液蒸干,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,作为供试品溶液。另取土贝母苷甲对照品,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,作对照品溶液。照薄层色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南烛叶2022-10-07 19:28:07

    中药材“南烛叶”。别名:南烛枝叶(《开宝本草》)。出处:《本草新编》。生境分布:产江苏、浙江等地。性状:干燥叶呈长椭圆形至披针形,两端尖锐,边缘有疏细锯齿,多向背面反卷,长2~6厘米,宽1~2.5厘米;革质而有光泽,上面暗棕色,主脉凹陷,下面棕色,主脉及侧脉均显着凸出;叶有短柄,多向后弯曲。质脆。气弱,味涩而苦。化学成分:含卅一烷、无羁萜、表无羁萜醇、槲皮素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