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山水芹菜2022-10-07 19:19:07

    中药材“山水芹菜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、草地、溪沟旁、林缘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吉林、辽宁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福建、河南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达1m。根细长圆锥形,单一或少分枝。茎有浅纵汉纹,上部开展,叉状分枝,除花序梗基部有短糙毛外,全株均无毛。基生叶叶柄长418cm,基部有狂长的柄,边缘白色;基生叶及茎下部叶轮廓为广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大粘药2022-10-07 19:23:38

    中药材“大粘药”。别名:土升麻、大榄、红雾水葛、青白麻叶、籽藤。生境分布:广西、广东及西南各省。性味:辛、涩,热。注意:本品对皮肤有刺激性。功能主治:祛风湿,舒筋络。主治风湿筋骨疼痛,乳腺炎,疮疖红肿,骨折。用法用量:先用凡士林纱布包绕后,将本品冲烂或配药敷患处。别名:土升麻、大榄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,青白麻叶、籽藤(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)。出处:《昆明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南瓜蒂2022-10-07 19:28:09

    中药材“南瓜蒂”。出处:《纲目拾遗》。生境分布:主产于江苏、安徽、浙江等地;其他地区亦有。性状:干燥瓜蒂呈5~6角形的盘状,直径2.5~5.6厘米,上附残存的柱状果柄。外表淡黄色,微有光泽,具稀疏刺状短毛及突起的小圆点。果柄略弯曲,粗约1~2厘米,有隆起的棱脊5~6条,纵向延伸至蒂端。质坚硬,断面黄白色,常有空隙可见。以蒂大、色黄、坚实者为佳。功能主治:治痈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冬菇2022-10-07 19:30:49

    中药材“冬菇”。别名:构菌、金钱菌、毛脚金钱菌、冻菌、朴菰、冬蘑、金针菇、朗夏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阔叶树枯干、倒木和伐桩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及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河南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菌盖肉质,宽27cm。扁半球形,后渐平展,往往不正形;盖面湿时甚粘,淡黄褐色或黄褐色,中部深肉桂色,边缘乳黄色,无毛,平滑;盖缘初时内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云苔草2022-10-07 19:33:15

    中药材“云苔草”。别名:偷偷还阳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长于海拔21002800m的山地草坡和林下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北西部(巴东、兴山、房县)、四川东部(巫山、巫溪)、贵州和云南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。根茎粗短,向下发出成丛之长根。开花期叶丛基部有少数膜质鳞片;叶柄甚短或长达叶片的1/2,具翅;叶片长圆形、狭倒卵形至披针形,长2.55cm,宽616mm,果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七角白蔹2022-10-07 19:35:34

    中药材“七角白蔹”。别名:小接骨丹、葎叶白蔹、活血丹、葎草叶山葡萄。生境分布:东北、华北、西北、南至安徽。性味:辛,热。功能主治:活血散瘀,消炎解毒,生肌长骨,祛风除湿。主治跌打损伤,骨折疮疖肿痛,风湿性关节炎。用法用量:3~5钱,作煎剂(研粉酒冲服0.5~1钱)。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小接骨丹、活血丹、葎叶白蔹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低山山坡或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鸡娃草2022-10-07 18:29:39

    中药材“鸡娃草”。别名:刺矾松。性味:苦,寒。功能主治:解毒,杀虫。用于头癣,体癣,手癣,足癣。用法用量:外用适量。别名:蓝雪草、小蓝雪草(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),刺矶松(《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。出处:《陕甘宁青草药选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、地边、田间,分布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宁夏、新疆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一年生草本,高20~80厘米。茎直立,多分枝,有条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长柄车前蕨2022-10-07 18:34:20

    中药材“长柄车前蕨”。别名:金钱标、金线彪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附生于海拔15002300m阔叶林中的树干或岩石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植株高1530cm。根茎短,直立或斜升,顶部和叶柄基部密被黑褐色、线状披针形鳞片,先端长渐尖呈纤毛状,筛孔狭长而透明,有虹色光泽,边缘有疏细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铁杆地柏枝2022-10-07 18:35:28

    中药材“铁杆地柏枝”。别名:地柏枝[陕西]、一柱香。性味:甘、微辛,温。功能主治:化痰止咳,止血。用于外感咳嗽,肺结核;外用治外伤出血。用法用量:2~3钱,大剂量可用至1两。外用适量研粉敷患处。别名:地柏叶、小凤尾草、地柏枝、小叶鸡尾草、大肥草、一炷香、臁疮药、风水草、金钱草、山蕨岩。出处:本品始载于《植物名实图考》,以地柏叶为名,云:“山坡多有之,高四五寸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野猪肉2022-10-07 18:37:12

    中药材“野猪肉”。出处:《食疗本草》。生境分布:分布很广,遍及全国。原形态:野猪(《唐本草》),又名:野彘(《淮南子》)。 体长约1~2米,体重约150公斤,最大的雄猪可达250公斤,雄比雌大。外形与家猪相似,吻部十分突出。雄猪的犬齿特别发达,上、下颔犬齿皆向上翘,称为獠牙,露出唇外;雌猪獠牙不发达。四肢较短。尾细。躯体被有硬的针毛,背上鬃毛发达,长约14厘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