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豨莶2022-10-07 18:39:34

    中药材“豨莶”。别名:稀莶草(《海上方》),火莶、猪膏莓、虎膏、狗膏、火枚草(《唐本草》),猪膏草(《本草拾遗》),粘糊菜(《救荒本草》),希仙、虎莶(《纲目》),黄猪母(《医林纂要》),肥猪苗(《分类草药性》),母猪油(《现代实用中药》),亚婆针(《国药的药理学》),黄花草、猪母菜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棉苍狼、粘强子(《江苏植药志》),粘不扎(《东北药植志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蛇果黄堇2022-10-07 18:41:58

    中药材“蛇果黄堇”。别名:扭果黄堇、断肠草。出处:据《晶珠本草》记载,不产哇夏嘎的地方,可用那冬赛果代替。让钧多吉说:耶冬赛果清热。叶、花状如当日丝哇(高山紫堇),花黄色,茎方形,中空,较长,味苦。茎断枝一端放入热血中,热血能沿茎上升到另一端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1004000m的山地林下、沟边草地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宁夏、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葛粉2022-10-07 18:44:21

    中药材“葛粉”。出处:《开宝本草》。化学成分:葛粉的一般分析为淀粉76.144%,蛋白质0.082%,纤维素0.36%,灰分0.224%和水分19.546%。归经:《品汇精要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苦蘵2022-10-07 18:46:48

    中药材“苦蘵”。别名:灯笼草、天泡子、天泡草、黄姑娘、小酸浆、朴朴草、打额泡。性味:苦,寒。注意:孕妇忌服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消肿利尿。用于咽喉肿痛,腮腺炎,急慢性气管炎,肺脓疡,痢疾,睾丸炎,小便不利;外用治脓疱疮。用法用量:0.5~1两;外用适量,鲜品捣汁敷患处。别名:敢、黄蒢(《尔雅》),蘵敢草(《尔雅》郭璞注),小苦耽(《本草拾遗》),灯笼草、鬼灯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胡桃叶2022-10-07 18:49:11

    中药材“胡桃叶”。出处:《贵州草药》。化学成分:叶含没食子酸,缩没食子酸、反油酸、α和β蒎烯、柠檬烯、1,8桉叶素、胡桃叶醌、α氢化胡桃醌葡萄糖甙、β胡萝卜素、胡桃甙、槲皮素3αL阿拉伯糖甙、金丝桃甙以及有高抗炎作用的多酚复合物。并含5羟色胺。药理作用:叶的水提取物(不含胡桃叶醌)对炭疽杆菌、白喉杆菌有强大的杀菌作用,对霍乱弧菌、枯草杆菌、肺炎球菌、链球菌、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糯米2022-10-07 18:54:00

    中药材“糯米”。别名:江米。功能主治:益气健脾。主治下痢禁口,久泄食减,小便白浊。用法用量:配方用,3~5钱。别名:稻米(《别录》),江米(《本草原始》),元米(《随息居饮食谱》)。出处:《千金·食治》。归经:入脾、胃、肺经。 ①《得配本草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白苣2022-10-07 18:58:42

    中药材“白苣”。别名:生菜(《千金·食治》),石苣(《纲目》),千层剥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。出处:《千金·食治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牛肾2022-10-07 19:03:18

    中药材“牛肾”。出处:《别录》。功能主治:①《别录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海蚯蚓2022-10-07 19:05:33

    中药材“海蚯蚓”。别名:沙蠾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活于潮间带多沙地带,营埋栖生活,深可达0.5m左右,在沙滩表面的穴口常见到有许多扁圆形泥条状的排出物,扭曲状堆积穴口。每年9月间产卵,卵群圆形;一端有细丝插沙中。 资源分布:渤海、黄海沿央岸均有分布。原形态:鸡冠沙蠾,体圆柱形,壁薄柔软,前端粗,后端细,形似蚯蚓,体长1502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水松皮2022-10-07 19:07:56

    中药材“水松皮”。出处:《本草求原》。生境分布:生长于河畔及近水处。分布广东,福建等地。原形态:水松(《南方草木状》) 落叶乔木。常由根部产生本质的瘤状体伸出地面。冬季侧生小枝与叶一齐雕落。叶异型,营养枝上的叶为扁线形或针形而稍弯,长约1厘米,排成3列;果枝上的叶为鳞形相叠;叶在春夏均呈鲜绿色,入秋则变为褐色。雌雄同株,雌雄球花同生于一枝上,或生于邻接的枝上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