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蛇根木2022-10-07 18:42:03
中药材“蛇根木”。别名:印度萝芙木、印度蛇根木。生境分布:广西、广东、海南、云南有栽培。化学成分:根含利血平及血平定等28种以上生物碱。性味:苦,凉。功能主治:降压。主治高血压病。民间用根、茎皮、叶作退热,抗癫,虫蛇咬伤药用。用法用量:3~5钱。别名:蛇草根、蛇根、印度蛇木、印度蛇根草、印度萝芙木。生境分布:我国云南南部有野生。广东、海南、广西等地有栽培。原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葎草2022-10-07 18:44:25
中药材“葎草”。别名:拉拉秧、拉拉藤、五爪龙、簕草、大叶五爪龙、拉狗蛋、割人藤。炮制:洗净,晒干,切碎用。性味:甘、苦,寒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利尿消肿。用于肺结核潮热,肠胃炎,痢疾,感冒发热,小便不利,肾盂肾炎,急性肾炎,膀胱炎,泌尿系结石;外用治痈疖肿毒,湿疹,毒蛇咬伤。用法用量:3~5钱;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外敷,蛇咬伤则敷伤口周围。备注:(1)用于肺热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苦竹沥2022-10-07 18:46:52
中药材“苦竹沥”。出处:《别录》。功能主治:清火消痰,明目利窍。 ①《别录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细竹蒿草2022-10-07 18:51:45
中药材“细竹蒿草”。别名:斑茅胆草、十二妹(《广西中兽医药植》),云茅草、红韭菜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。出处:《广西药植名录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溪边、草坡。分布广西、广东、贵州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。根块状,延长,肉质。叶茎生或丛生于茎的基部,线状披针形,长15~30厘米,宽1~1.5厘米,平行脉。花茎长30~60厘米,有叶,节间长,秃净;圆锥花序疏散;苞片脱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糯稻根2022-10-07 18:54:04
中药材“糯稻根”。别名:糯谷根、糯稻草根。性味:甘,平。功能主治:养阴,止汗,健胃。用于自汗,盗汗,肝炎。用法用量:1~3两。别名:糯稻根须、稻根须、糯谷根、糯稻草根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水稻的栽培区。 资源分布: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水稻的栽培区。原形态:稻 一年生栽培植物。秆直立,丛生,高约1m左右。叶鞘无毛,下部者长于节间;叶舌膜质而较硬,披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石蟾蜍2022-10-07 18:56:23
中药材“石蟾蜍”。别名:瓜蒌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1500m的山谷疏林中、灌丛或路旁草地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西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和云南。原形态:草质藤本。攀援;茎细,具纵棱及槽,无毛或仅节上被短柔毛。叶柄长2.56cm,具纵条纹,无毛;指状复叶具小叶35片;小叶片膜质或近纸质,中央小叶常为披针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,长912cm,宽2.53.5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白花猪母菜2022-10-07 18:58:46
中药材“白花猪母菜”。别名:蛇鳞菜、白线草。性味:微甘、淡,寒。功能主治:清热凉血,解毒消肿。用于痢疾,目赤肿痛,丹毒,痔疮肿痛;外用治象皮肿。用法用量:0.5~1.5两。外用适量,煎水洗患处。别名:蛇鳞菜、白线草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水边及沙滩湿地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云南。原形态:匍匐草本。节上生根,多少肉质,无毛,体态极像马齿苋。叶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王母钗2022-10-07 19:01:04
中药材“王母钗”。别名:碱草、五粒关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田中、水边、潮湿处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南及山西、河北。安徽。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湖北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异型莎草,一年生草本,高1060cm。须根多数。秆丛生,扁三棱状,光滑。叶基生,短于秆,宽25mm。叶状苞片线形,23,长于花序。长侧枝聚伞花序简单,少有复出,辐射枝39,最长约2.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牛肠2022-10-07 19:03:22
中药材“牛肠”。出处:《本草蒙筌》。功能主治:《本草蒙筌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海萝2022-10-07 19:05:37
中药材“海萝”。别名:鹿角菜、鹿角、猴葵、纶、赤菜、牛毛菜、毛毛菜、红菜、胶菜、红毛菜、石花菜。出处:1.《食性本草》鹿角菜条载:“出海州,登、莱、沂、密州并有。”2.《品汇精要》始载其形态:“鹿角菜,茎长二三寸,红紫色,生海中石上,其茎中空而多歧,形类鹿角,故以名之。海人采鬻以作蔬茹,今笔家煮以制笔,盖取其粘滑而不散乱也。”3.《纲目》亦载:“鹿角菜,生东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