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山岗稔2022-10-07 19:19:16

    中药材“山岗稔”。别名:山稔、山桃稔、山稔木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的灌木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贵州等地。原形态:灌木。嫩枝纤细,圆柱形,被灰色柔毛;老枝褐色,无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35mm;叶片薄革质,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,有时为披针形,长47cm,宽23cm,先端渐尖,基部阔楔形或略圆,两面均有多数细小的腺点,干后上面灰褐色,下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对节树根2022-10-07 19:21:30

    中药材“对节树根”。别名:小红米果根(《云南中草药》)。出处:《贵州草药》。性味:辛苦,凉。 ①《贵州草药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大狼毒2022-10-07 19:23:46

    中药材“大狼毒”。别名:格枝糯、乌吐、五虎下西山、矮红、隔山堆。毒性:本品大毒。内服极慎重。中毒后可引起腹痛、腹泻、呕吐、烦躁、血压下降;重者眩晕、行步不稳、痉挛。急救方法:(一)洗胃、给镇静剂和输液;(二)甘草、干姜各3钱,绿豆5钱,水煎服。炮制:用醋炒至黄褐色。性味:辛、苦,温。有毒。注意:采挖时避免汁液沾染皮肤,否则容易产生过敏反应。孕妇及体虚者忌服。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土丁桂2022-10-07 19:26:03

    中药材“土丁桂”。别名:白毛将、银丝草、毛棘草。性味:苦、涩,平。功能主治:止咳平喘,清热利湿,散淤止痛。用于支气管哮喘,咳嗽,黄疸,胃痛,消化不良,急性肠炎,痢疾,泌尿系感染,白带,跌打损伤,腰腿痛。用法用量:1~3钱。别名:毛辣花、银丝草(《广州植物志》),过饥草、小鹿衔、鹿含草、小本白花草、石南花、泻痢草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银花草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单头紫菀2022-10-07 19:28:19

    中药材“单头紫菀”。别名:喉风草、百条根、牛舌草、打风草、野白菊。出处: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向阳低山坡、丘陵疏林下、灌丛中及路边草地。分布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50~100厘米。茎直立,基部带紫红色,有纵棱,并疏生短毛。基部叶花后雕落;中部叶互生,长椭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,长10~12厘米,宽1.5~2.5厘米,先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兴木蒂那布2022-10-07 19:30:57

    中药材“兴木蒂那布”。别名:川藏香茶菜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植物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林缘、灌丛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西南部、西藏南部。原形态:川藏香茶菜,丛生小灌木,高3050cm。主根圆柱形,木质,粗壮。极多分枝,幼枝四棱形,被贴生极短柔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14mm,被极短柔毛;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或卵形,长0.72.5cm,宽0.61.5cm,先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云牛膝2022-10-07 19:33:23

    中药材“云牛膝”。别名:土牛膝(《滇南本草》)。出处: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野、路旁。分布云南、湖南、福建等地。产于云南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。根圆柱形,外表土黄色。茎直立,四棱形,只纵沟,被疏柔毛,茎及叶呈红色,干后呈棕褐色。单叶对生,椭圆形或矩圆状倒卵形,长2~10厘米,宽1.5~4厘米,先端长尖,基部楔形或阔楔形,全缘,两面密被柔毛;叶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丁香枝2022-10-07 19:35:43

    中药材“丁香枝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功能主治:《纲目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龙眼壳2022-10-07 18:24:53

    中药材“龙眼壳”。出处:《滇南本草图说》。归经:《本草再新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黄蘑菇2022-10-07 18:26:04

    中药材“黄蘑菇”。别名:黄粉牛肝、黄牛肝、黄衣牛肝、黄色猪口茸。生境分布:夏秋两季雨后生长在林内地上。分布于陕西、江苏、安徽、福建、广东、四川、云南。性味:淡、温。功能主治:追风,散寒,舒筋,活络。可治腰腿疼痛,手足麻木,筋骨不舒,四肢抽搐。用法用量:入丸散剂。备注:为“舒筋丸”原料之一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1.黄粉末牛肝菌 生于阔叶或针阔叶混交林下。夏、秋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