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苦参实2022-10-07 18:47:10

    中药材“苦参实”。别名:苦参子(《纲目》),苦豆(内蒙古《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》)。出处:《唐本草》。化学成分:种子含油14.76%;另含少量金雀花碱。性味:《纲目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肾炎草2022-10-07 18:49:34

    中药材“肾炎草”。别名:杏叶兔耳风。出处: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、草地、路旁。分布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一年生草本,高50~80厘米。叶根生,倒卵状椭圆形,长6~40厘米,宽2~4厘米,边缘有锯齿,基部下延,两面被灰黄色绒毛。头状花序排成穗状,有管状的两性花3~4朵;总苞圆柱形,苞片硬,极不相等;花托秃裸。瘦果有线条。种子有翅状冠毛。性味:微苦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红辣蓼2022-10-07 18:52:03

    中药材“红辣蓼”。别名:琼柳草(《贵州中医验方秘方》),蓼子草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,斑蕉草(《中国药植图鉴》),青蓼、蝙蝠草(《泉州本草》),辣马蓼、辣椒草(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)。出处: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近水边阴湿处。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。原形态:一年生草本,高60~90厘米,全株散布腺点及毛茸。茎直立,或下部伏地,通常紫红色,节膨大。叶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石筋草2022-10-07 18:56:43

    中药材“石筋草”。别名:西南冷水花、狗骨节、软枝三股筋、草本三股筋、石岩菜。生境分布:湖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性味:辛、酸,温。功能主治:舒筋活络,消肿利尿。主治风寒湿痹,筋骨疼痛,手足麻木,肾炎水肿,尿闭。用法用量:0.5~1两,水煎或泡酒服。别名:石稔草、石头花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,软枝三股筋、草本三股筋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。出处:《滇南本草》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白珠树2022-10-07 18:59:04

    中药材“白珠树”。别名:滇白珠树、小透骨草、透骨香、钻骨风、火炭子、透骨草[云南、贵州]、满山香、满天香、洗澡叶、冬绿树。性味:辛,温。功能主治:祛风除湿,舒筋活络,活血止痛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,跌打损伤,胃寒疼痛。风寒感冒。用法用量:3~5钱。别名:老虎尿、老虎面、满山香、牛头药药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向阳山坡或灌木丛中,喜砂质壤土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台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獭四足2022-10-07 19:01:21

    中药材“獭四足”。别名:獭爪(《饮膳正要》)。出处:《别录》。功能主治:①《别录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牛奶子2022-10-07 19:03:39

    中药材“牛奶子”。别名:阳春子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甜枣、麦粒子(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),半春子、岩麻子、密毛子、羊奶子、芒珠子、禾了子(《湖南药物志》)。出处:《江苏药材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干燥地或河边砂地、灌丛内。分布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。原形态:落叶灌木,高达4米。枝具针刺,小枝带黄褐色,或一部分密被银白色鳞片。叶互生,纸质,椭圆形至倒卵状披针形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气桐子2022-10-07 19:08:18

    中药材“气桐子”。别名:气死桐子(《重庆草药》)。出处:《分类草药性》。功能主治:《分类草药性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柚核2022-10-07 19:12:40

    中药材“柚核”。出处:《岭南采药录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昆明山海棠2022-10-07 19:14:59

    中药材“昆明山海棠”。别名:火把花、断肠草、紫金皮、紫金藤、雷公藤、掉毛草、胖关藤、红毛山藤。出处:本品以火把花之名始载于《纲目》草部毒草类钩吻条下。《植物名实图考》以昆明山海棠之名收载,云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