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锯齿王2022-10-07 18:34:30
中药材“锯齿王”。别名:锯叶竹节树、百六齿、叶上花、鱼骨木、铁巴掌。生境分布: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。性味:微甘、涩,凉。注意:孕妇慎用。功能主治:清热凉血,利尿消肿,接筋骨。 感冒发热,暑热口渴:叶2~3钱,水煎作茶饮。 妇女血崩:根3~5钱,炒黑,水煎服。 跌打肿痛:鲜叶捣烂,酒炒敷伤处。 骨折:用鲜品适量,红糖为引,捣烂敷患处。 刀伤出血:鲜叶捣烂外敷,或用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长梗千里光2022-10-07 18:34:19
中药材“长梗千里光”。别名:野青菜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草地、路旁及灌丛间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甘肃、青海、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和梗千里光,多年生草本,高50100cm。有地下茎及须根。茎直立或斜升,上部有伞房状花序枝。下部叶在花期常枯萎,叶片长达30cm,宽达14cm,上部叶渐小,叶片羽状全裂中深裂,披针形或匙状披针形,基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长柄赤车2022-10-07 18:34:16
中药材“长柄赤车”。别名:半边风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1300m的山谷或山坡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长约20cm。茎渐升,下部生不定根,疏生短毛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8.515cm;托叶披针形,长约1.5cm,长渐尖;叶片斜狭卵形或狭倒卵形,长9.519cm,宽4.511cm,先端短渐尖,基部斜耳形,全缘,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闹羊花2022-10-07 18:34:08
中药材“闹羊花”。别名:黄杜鹃、三钱三、毛老虎、一杯倒、八里麻、六轴子[果实]。性状:本品数朵花簇生于一总柄上,多脱落为单朵,灰黄色至黄褐色,皱缩。萼片5裂,裂片半圆形至三角形,边缘有较长的细毛;花冠钟状,筒部较长,约至2.5cm,顶端卷折,5裂,花瓣宽卵形,先端钝或微凹;雄蕊5,花丝卷曲,等长或略长于花冠,中部以下有茸毛,花药红棕色,顶孔裂;雌蕊1,柱头头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雪药2022-10-07 18:33:20
中药材“雪药”。别名:毛花点草。性味:酸,凉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。用于烧烫伤,疮疖,痱子。用法用量:0.5~1两。别名:波丝草、小九龙盘、毛叶冷水花、红细草、遍地红、透骨消、连钱草苎麻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200m左右的山坡路旁、房舍附近及园圃潮湿处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原形态: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青竹蛇2022-10-07 18:32:58
中药材“青竹蛇”。别名:竹叶青、青竹丝(《动物学大辞典》)。出处:《陆川本草》。生境分布:分布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台湾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南、湖北、浙江、甘肃等地。原形态:全长50~80厘米。头部三角形;头顶覆盖许多小鳞,后头部小鳞微弱、起棱。吻鳞中等大,从背面可见.左右鼻间鳞小,由细鳞分开。上唇鳞10片,以第3鳞为最大,第一上唇鳞与鼻鳞间有一缝合线;下唇鳞12~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青葙子2022-10-07 18:32:56
中药材“青葙子”。别名:野鸡冠花、狗尾花、狗尾苋。性状:本品呈扁圆形,少数呈圆肾形,直径1~1.5mm。表面黑色或红黑色,光亮,中间微隆起,侧边微凹处有种脐。种皮薄而脆。无臭,无味。贮藏:置干燥处。归经:归肝经。性味:苦,微寒。功能主治:清肝,明目,退翳。用于肝热目赤,眼生翳膜,视物昏花,肝火眩晕。用法用量:9~15g。备注:(1)青葙子一药,在上海地区别名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马蓼2022-10-07 18:31:36
中药材“马蓼”。别名:大蓼、墨记草、春蓼。出处:本品始载于《本经》中品...
查看详情 >> -
高粱2022-10-07 18:31:08
中药材“高粱”。别名:蜀黍。生境分布:全国各地。化学成分:嫩株含氰甙类杜林甙(即叶下珠甙,dhurrin 即 phyllanthin,C14H17O7N)。性味:甘,平。功能主治:燥湿祛痰,宁心安神。主治湿痰咳嗽,胃痞不舒,失眠多梦,食积。用法用量:0.5~1两。备注:高粱佛焰苞能清热止血,治一切失血...
查看详情 >> -
高良姜2022-10-07 18:30:53
中药材“高良姜”。别名:风姜、小良姜。性状:本品呈圆柱形,多弯曲,有分枝,长5~9cm,直径1~1.5cm。表面棕红色至暗褐色,有细密的纵皱纹及灰棕色的波状环节,节间长0.2~1cm,一面有圆形的根痕。质坚韧,不易折断,断面灰棕色或红棕色,纤维性,中柱约占1/3。气香,味辛辣。贮藏:置阴凉干燥处。炮制:除去杂质,洗净,润透,切薄片,晒干。鉴别:本品横切面:表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