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珠儿参2022-10-07 19:00:45

    中药材“珠儿参”。别名:珠参(《纲目拾遗》),珠子参、疙瘩七(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),雪三七(《中药材品种论述》),钮子七、扣子七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。出处:《本草从新》。生境分布:主产云南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球兰2022-10-07 19:00:44

    中药材“球兰”。别名:雪球花、金雪球、绣球花藤、玉绣球、壁梅、石梅、蜡兰、金丝叶、草鞋板、爬岩板。性味:苦,平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祛风利湿。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,肺炎,支气管炎,睾丸炎,风湿性关节炎,小便不利;外用治痈肿疔疮。用法用量:鲜叶或全草1~2两,绞汁或水煎服,干品减半;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蜡兰、玉绣球(《广州植物志》),铁加杯、金雪球.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珠芽半支2022-10-07 19:00:44

    中药材“珠芽半支”。别名:狗牙菜、狗牙瓣、小箭草、零余子景天、珠芽石板菜、零余子佛甲草。出处:《百草镜》载各种半支,有七十二种,其中不少为景大科景天属植物,本种可能为其中之一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低山、平地、田野阴湿处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珠芽景天 多年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琴叶榕2022-10-07 19:00:43

    中药材“琴叶榕”。别名:牛奶子树、铁牛入石。性味:甘,温。功能主治:行气活血,舒筋活络。用于月经不调,乳汁不通,跌打损伤,腰痛疼痛;外用治乳腺炎。用法用量:3~5钱;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敷患处。出处: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地的灌木丛、疏林中或村落旁。分布广东,广西、云南、江西、福建、浙江等地。原形态:琴叶榕,又名:牛奶子树、鼠奶子、奶汁树,骨风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理肺散2022-10-07 19:00:43

    中药材“理肺散”。别名:接骨丹、小接骨。出处:《云南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向阳山坡的灌木丛或疏林边缘。分布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攀援状草质藤本,长可达5~10米。主根发达。圆柱形,多弯曲。茎有槽及细条纹,无毛,节上有明显的托叶鞘,多分枝;小枝棱形,老时呈圆柱形。单叶对生,长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,长10~15厘米,宽3.5~4.5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甘肃棘豆2022-10-07 19:00:32

    中药材“甘肃棘豆”。别名:色舍儿(藏名)。出处: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干燥草原、山坡、河边或林下。分布甘肃、青海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15~20厘米。基部有分枝,疏生白色长柔毛,间有黑色短柔毛。单数羽状复叶,长5~10厘米;叶轴上面具沟,密生白色间黑色长柔毛;托叶卵状披针形,基部连合,与叶柄分离;小叶13~25,卵状矩圆形至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疏叶香根芹2022-10-07 19:00:03

    中药材“疏叶香根芹”。别名:香根芹。出处:始载于《四川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6003500m的山坡林下、溪边及路旁草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甘肃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3070cm。根圆锥形,长25cm,有香气。茎上部稍分枝,嫩时有白色柔毛,后变光滑。基生叶轮廓阔三角形,二至三回羽状分裂或二回三出式羽状复叶,羽片24对,二回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番木瓜叶2022-10-07 19:00:00

    中药材“番木瓜叶”。出处: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。化学成分:叶含番木瓜碱、ψ番木瓜碱、维生素E_36毫克%。功能主治:捣碎可敷溃疡或消肿。出处:出自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村边、宅旁。现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有栽培。为南方水果之一。原形态:番木瓜 软木质常绿小乔木,高28m。茎一般不分枝,具粗大的叶痕。叶大,的圆形,直径4565cm或更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白八角莲2022-10-07 18:59:47

    中药材“白八角莲”。别名:血丝金盆、鬼臼、九臼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500m山地阴湿的灌木林下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。原形态:贵州八角莲,多年生草本。茎直立,高1030cm,有纵条棱和细柔毛。根茎粗壮,结节状,黄褐色,肉质,须根多数。茎生叶2片;叶柄长712cm;叶片盾状着生,叶轮廓近扁圆形或半圆形,长约12cm,宽约15cm,46掌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白毛夏枯草2022-10-07 18:59:19

    中药材“白毛夏枯草”。别名:金疮小草(《本草拾遗》),雪里青、土犀角(《纲目拾遗》),见血青、白头翁、筋骨草、石灰菜、紫背金盘、破血丹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退血草、散血草(《分类草药性》,伏地筋骨草(《江苏植物名录》),白夏枯草(《苏州本产药材》),散血丹、白毛串、白喉草、四季春草、大叶刀焮草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青鱼胆草、苦地胆、透骨消(《广西中兽医药植》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