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乳白香青2022-10-07 19:33:45
中药材“乳白香青”。别名:大白矛香、大矛香艾。生境分布: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四川。性味:辛、苦,寒。功能主治:活血散瘀,平肝潜阳,祛痰。外用止血。主治血瘀包块,肝阳上亢,肺热咳嗽,创伤出血。用法用量:3~5钱;外用适量,研细末外敷患处。别名:大矛香艾、大白矛香。出处:《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生境分布:生长于山坡、草地、灌木丛中。分布我国西北地区。原形态:多年生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黄花稔2022-10-07 18:26:15
中药材“黄花稔”。别名:黄花地桃花、地膏药、黄花母、千斤坠、枚叶草、山鸡绸、土黄芪[福建]、细迷马桩棵、素花草。性味:甘、淡,凉。功能主治:清热利湿,排脓止痛。用于感冒发热,扁桃体炎,细菌性痢疾,泌尿系结石,黄疸,痢疾,腹中疼痛;外用治痈疖疔疮。用法用量:3~5钱;外用适量,煎水洗或鲜草捣烂敷患处。备注:(1)同属植物下列3种亦同样药用。黄花母(脓见愁)Si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麦麸草2022-10-07 18:27:27
中药材“麦麸草”。出处:《陕西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、溪边阴湿处。分布四川、贵州、湖北、江西、福建、浙江、江苏、安徽、山东、陕西、甘肃、山西、河北、辽宁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50~100厘米。茎直立,疏生短伏毛,常分枝。叶对生,草质,卵形或宽卵形,长3~11厘米,宽1.5~7.5厘米,先端长渐尖,基部圆形或宽楔形,边缘具粗锯齿,两面疏生短糙伏毛;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鸭肪2022-10-07 18:28:42
中药材“鸭肪”。别名:鹜肪(《别录》)。出处:《别录》。原形态:动物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 -
雪猪油2022-10-07 18:33:25
中药材“雪猪油”。别名:大旱癞、土拨鼠。生境分布:四川、西藏。性味:辛,温。功能主治:除风湿,解疮毒。主治脚生痒疮,风湿肿痛,臁疮久烂及湿热疮毒等症。用法用量:1~2钱。外用涂敷患处。出处:《四川中药志》。生境分布:分布青藏高原、四川、甘肃、云南等地。产四川、青海等地。原形态:喜马拉雅旱獭,又名:土拨鼠(《本草拾遗》),塔刺不花(《坎膳正要》),大旱獭、雪猪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野三七2022-10-07 18:37:41
中药材“野三七”。别名:香刺、土三七、竹节七、白三七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1001700m的山谷潮湿林内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东南部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4555m。根茎匍匐,有结节,并具凹陷的茎痕;根块状纺锤形。茎基鳞片宿存、叶互生,掌状复叶,3片轮生于茎顶;叶柄长47cm,无毛;托叶卵形,长约2mm;小叶5,少有7,羽状分裂,裂片不等大,中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角螺2022-10-07 18:40:03
中药材“角螺”。别名:响螺、号螺、海螺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1.生活于低潮线附近至1050m深的泥沙质海底。 2.生活于近海1070m深的泥沙质海底。 资源分布:1.我国分布于东海、南海。 2.我国分布于东海、南海。原形态:1.管角螺,贝壳呈号角状,质坚厚,一般壳高163180mm,宽90107mm,螺层约9层,螺旋部短锥形,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虾壳钱2022-10-07 18:42:29
中药材“虾壳钱”。别名:红锅盖草、红虾壳草、红壳谷草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4002500m的山地林区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台湾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无地上茎。具垂直或斜升的根茎。匍匐枝伸长,末端具莲座状叶,有时具花。叶基生:叶枘细,长110cm,无毛或略被短毛;托叶公基部与叶柄合生,离生部分边缘具流苏或撕裂;叶片宽心形或近圆形,长与宽各13cm,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苏铁果2022-10-07 18:47:19
中药材“苏铁果”。别名:无漏子、无漏果、千年枣、万岁枣、海枣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华南和西南地区,多栽培于庭园。江苏、浙江及华北各地多栽于盆中,冬季置于温室过冬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。原形态:常绿木本植物,不分枝,高14m,稀达8m以上。密被宿存的叶基和叶痕,羽状叶从茎的顶部生出,长0.52m,基部两侧有刺,刺长23mm,羽片达100对以上,条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老鼠脚迹2022-10-07 18:49:42
中药材“老鼠脚迹”。别名:鹅不食草(《广州植物志》),地胡椒(《陆川本草》),拳头菊(《广西植物名录》)。出处:《陆川本草》。生境分布:喜生于水稻田中或田边。分布我国南部。原形态:一年生草本,披散或匍匐状,长6~20厘米,基部分枝,秃净或被粗毛。叶互生;具柄;倒卵形或倒三角状矩圆形,长1~2.5厘米,先端浑圆,边全缘或有粗齿。头状花序,侧生,无柄或具短柄,扁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