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大叶藻2022-10-07 19:24:11

    中药材“大叶藻”。别名:海带、海马蔺、海草、海带草。出处:1.本品首载于《本草拾遗》,云:“大叶藻生深海中及新罗,叶如水藻而大。”按所述即为眼子菜科大叶藻属植物大叶藻 Zostera marina L。 2.《嘉佑本草》云:“海带出东海水中石上,比海藻更粗,柔韧而长,今登州(今山东蓬莱)人干之以苴束器物。”3.《本草原始》亦云:“海带出大海中石上,形似纸条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四方草2022-10-07 19:26:27

    中药材“四方草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水边或林下湿处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。原形态:长叶香茶菜,多年生草本,茎高4060cm。常具铺匐茎,上升,基部以上四棱形,具浅槽,被粟色串珠状具节的短柔毛鳞秕状短毛。叶对生;叶柄短,有时近无柄;叶片狭披针形,长2.47.5cm,宽0.62.1cm,先端渐尖,基部狭楔形,边缘自中部以上具疏或密的锯齿,上面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华东膜蕨2022-10-07 19:28:46

    中药材“华东膜蕨”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植物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8001000m的林下树干上或阴暗岩石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安徽、浙江、江苏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小型石生或附生蕨类植物,植株高23m。根茎纤细如丝,暗褐色,疏生淡褐色绒毛,下面疏生纤维状根。叶远生,相距1.52cm;叶柄长0.52cm,暗褐色,丝状,全部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党参2022-10-07 19:31:23

    中药材“党参”。别名:东党、台党、潞党、口党。性状:党参:呈长圆柱形,稍弯曲,长10~35cm,直径0.4~2cm。表面黄棕色至灰棕色,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,每个茎痕的顶端呈凹下的圆点状;根头下有致密的环状横纹,向下渐稀疏,有的达全长的一半,栽培品环状横纹少或无;全体有纵皱纹及散在的横长皮孔,支根断落处常有黑褐色胶状物。质稍硬或略带韧性,断面稍平坦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九层风2022-10-07 19:33:49

    中药材“九层风”。别名:川牛膝、苋菜藤、地苓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2200m的山坡林下或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南、西南及台湾等地。原形态:攀援灌木。茎长26m,多下垂分枝,幼时有贴生柔毛,后变无毛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14cm,无毛;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,少数卵状心形,长415cm,宽28cm,先端渐尖或尾尖,基部宽楔形、圆形或近截形,常不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麻柳果2022-10-07 18:27:29

    中药材“麻柳果”。别名:一群鸭、雁鹅群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。出处: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化学成分:种子含脂肪油。炮制:炒黄用。功能主治: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高山扁枝石松2022-10-07 18:31:08

    中药材“高山扁枝石松”。别名:高山石松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药用孢子植物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02200m处的高山草原、苔原地带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1020cm。根茎匍匐,近黄色。地上枝扁平,斜生。多回二叉状分枝。叶呈4列,贴于枝上,交互对生,稍肉质,先端锐尖,基部稍狭,全缘,两侧叶卵状披针形,向腹面卷曲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饱饭花果2022-10-07 18:32:19

    中药材“饱饭花果”。别名:乌饭子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(400)7902000m的松、栎林下或阳坡杂木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常绿乔木或灌木,高12(7)m。幼枝密被微柔毛或短柔毛,老枝灰黑色,通常无毛。叶柄长3mm,被短柔毛或有时无毛;叶片薄革质,卵形、长圆形、长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,长48.5cm,宽1.53.5cm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雷五加2022-10-07 18:33:27

    中药材“雷五加”。别名:雷公山、白五加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3000的林内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江西、湖北等地。原形态:灌木,高约3m。小枝无毛,通常有下弯的粗刺。叶互生或在短枝上簇生;叶柄长59cm,常疏生细刺或无刺;小叶5,稀34,小叶柄长27mm,无刺或疏生细刺,叶片长圆形至倒披针形,长27mm,无刺或疏生细刺,叶片长圆形至倒披针形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锈钉子2022-10-07 18:34:37

    中药材“锈钉子”。别名:山黄豆、大红袍、大和红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,硬毛杭子梢、山皮条、地油根、白蓝地花(《云南中草药》)。出处: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溪边、水田中、草坡、林地或山坡灌丛中。分布云南、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直立小灌木,高约1米,全株生锈色硬毛。木质根长圆锥形,少分枝,外皮干时深紫红色。叶互生,革质,3出复叶,顶生小叶卵圆形,长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