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酸石榴2022-10-07 18:37:50
中药材“酸石榴”。别名:醋石榴(《海上集验方》)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化学成分:种子油中含石榴酸(即栝楼酸),尚含雌酮及雌二醇、β谷甾醇、甘露醇等。药理作用:石榴子油注射于摘除卵巢的成年雌性小鼠或幼年雌鼠,有雌性激素样作用。性味:酸,温。 ①孟诜:...
查看详情 >> -
西藏桃叶珊瑚果2022-10-07 18:40:10
中药材“西藏桃叶珊瑚果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5002300m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常绿、落叶阔叶混交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常绿小乔木或灌木,高36m。当年生枝被柔毛,老枝具白色皮孔,长圆形,叶痕显着。叶对生;叶柄长23cm,被粗毛;叶纸质或薄革质,椭圆形、长椭圆形,长1015cm,宽35cm,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虫莲2022-10-07 18:42:36
中药材“虫莲”。别名:线叶地榆。性味:辛,温。功能主治:补血调经。用于月经不调,痛经。用法用量:3~5钱。别名:海参、五母那包(《云南中草药》)。出处:《云南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沼泽、湿润草地.分布云南、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30~50厘米,全体无毛。主根粗壮近木质,淡黄白色,具淡红色环纹。茎细,有棱,无毛。基生叶长约10厘米,单数羽状复叶,小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苍耳2022-10-07 18:47:26
中药材“苍耳”。别名:卷耳(《诗经》),葹(《楚辞》),苓耳(《毛诗传》),地葵(《本经》),枱耳(《楚辞》王逸注),白胡荽(郑玄),常枱(《广雅》),爵耳、耳珰草(陆玑《诗疏》),常思(《别录》),常思菜、羊负来(陶弘景),只刺(《千金·食治,),进贤菜(《记事珠》),道人头(《本草图经》),喝起草(《斗门方》),佛耳(《履巉岩本草》),缣丝草(《证治要诀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翡翠2022-10-07 18:49:49
中药材“翡翠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生境分布:常见于平原和丘陵的树丛中或沼泽附近。捕食昆虫、螃蟹、鱼、蛙、蠕虫等。营巢于河流堤岸或山丘坟墓的隧道中。遍布华南一带;自云南以至福建、台湾为留鸟。原形态:体长约30厘米。嘴长,呈珊瑚红以至红赤色。虹膜暗褐色。头、后颈、胸侧及下体均深赤栗色;颏、喉、胸部中央纯白;上背、肩羽及最内侧次级飞羽绿蓝色;下背、腰及昆上覆羽均辉钴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红粉2022-10-07 18:52:18
中药材“红粉”。性状:本品为橙红色片状或粉状结晶,片状的一面光滑略具光泽,另一面较粗糙。粉末橙色。质硬,性脆;无臭;遇光颜色逐渐变深。贮藏:置干燥处,遮光,密闭。鉴别:取本品0.5g,加水10ml,搅匀,缓缓滴加适量的盐酸溶解,溶液显汞盐(附录Ⅳ)的鉴别反应。含量测定:取本品约0.2g,精密称定,加稀硝酸25ml溶解后,加水80ml与硫酸铁铵指示液2ml,用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米油2022-10-07 18:54:38
中药材“米油”。别名:粥油(《重庆堂随笔》)。出处:《纲目拾遗》。性味:《纲目拾遗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石凉伞2022-10-07 18:57:00
中药材“石凉伞”。别名:石狮子、山脑根根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林下或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灌木,高0.51m。小枝灰褐色,略具皱纹。叶互生;叶柄长712mm;叶片坚纸质,椭圆状卵形或椭圆形,先端急尖或广渐尖,基部楔形,长814cm,宽3.56cm,全缘;侧脉1015对,常连成断续的边缘脉或一圈彼状脉。复伞形花序或圆锥状聚伞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白杨树皮2022-10-07 18:59:19
中药材“白杨树皮”。别名:白杨皮(《梅师集验方》)。出处:《唐本草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。分布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内蒙古、河北、山西、河南、陕西、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山杨,又名:大叶杨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明杨。 乔木。树干细长挺立,高至20米。一年生枝黄褐色,有光泽;多年生枝为青灰色或暗灰色,皮孔明显。叶芽长0.5~1厘米,卵圆形,通常有4鳞片;单叶互生;大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洋虫2022-10-07 19:06:17
中药材“洋虫”。别名:九龙虫(《纲目拾遗》)。出处:《药性考》。生境分布:分布菲律宾、越南、印度尼西亚、南太平洋菲吉群岛及我国海南。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广东等地有饲养。原形态:身体长椭圆形,长6毫米,暗黑色,有光泽,触角、口器、足红黑色。头散布颇密的小刻点,前端有横洼,两僻有小窝。眼颇大。触角粗,4~10节宽过于长,末节略较窄,较长,几乎呈圆形。前胸短,宽过于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