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毛足铁线蕨2022-10-07 19:08:32

    中药材“毛足铁线蕨”。别名:毛脚钱线蕨、猪鬃草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蕨类植物图谱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3002200的常绿阔叶林下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植株高3050cm。根茎细长横走,密被棕黑色、狭披针形鳞片。叶近生或远生;叶柄长1222cm,腹面扁平或有浅纵沟,深棕色至紫棕色,有光泽,基部有棕色多细胞长茸毛;叶片草质,宽卵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棉花藤2022-10-07 19:10:38

    中药材“棉花藤”。别名:山木通、木通、川本通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4002300m的山坡灌丛中或阳坡沟边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钝齿女萎,藤本,茎长34m。新枝被杖贴短柔毛。三出复叶;叶柄长510cm,被短柔毛;中央小叶片宽卵形,长510cm,宽4.58.5cm,常不明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枫荷梨2022-10-07 19:12:56

    中药材“枫荷梨”。别名:偏荷枫、白荷、鸭脚荷、枫荷桂、边荷枫、阴阳枫、木五加、三叉一支镖、梨荷枫、半荷枫、鸭脚木[江西],白半枫荷、白皮半枫荷[广东]。性味:甘,温。功能主治:祛风除湿,舒筋活血。用于偏头痛,臂丛神经炎,风湿性关节炎,类风湿关节炎,腰肌劳损,慢性腰腿痛,半身不遂,跌打损伤,扭挫伤;外用治刀上出血。用法用量:0.5~1两。别名:偏荷枫、鸭脚木、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旋花苗2022-10-07 19:15:13

    中药材“旋花苗”。出处:《本草拾遗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巴东岩白菜2022-10-07 19:17:30

    中药材“巴东岩白菜”。别名:岩白菜[湖北巴东]。生境分布:湖北、四川。功能主治:明目补肾。用法用量:全草炖肉服,用量3~5钱。别名:岩白菜、石白菜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 2901200m的悬岩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北、四川。原形态:呆白菜,多年生草本,高2550cm。全株密被白色绵毛。茎简单或基部分枝,茎、花梗及萼上的绵毛常结成网膜状。基生叶较厚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山一笼鸡2022-10-07 19:19:44

    中药材“山一笼鸡”。生境分布:江西、广东、云南、四川、贵州。性味:辛、微苦,凉。功能主治:发汗解表,清肺止咳。主治感冒发热,咳嗽。用法用量:根3~5钱,水煎服。出处:《贵州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草坡。分布贵州、广西、广东、江西,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20~45厘米。茎丛生,方形,有节,茎、叶密被倒生短毛或长绵毛。叶对生,有短柄;叶片椭圆形,长2.5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婆婆纳2022-10-07 19:21:58

    中药材“婆婆纳”。别名:卵子草、石补钉、双铜锤、双肾草、桑肾子。性味:淡,凉。功能主治:凉血止血,理气止痛。用于吐血,疝气,睾丸炎,白带。用法用量:0.5~1两。别名:狗卵草(《百草镜》),双珠草(《纲目拾遗》),双铜锤、双肾草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,卵子草(《四川中药志》),石补钉(《湖南药物志》)。出处:《救荒本草》。生境分布:多生于路边、墙脚、荒草坪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大叶藤2022-10-07 19:24:15

    中药材“大叶藤”。别名:奶汁藤、假黄藤、犸骝能。生境分布:广西。性味:辛、微苦,微温。功能主治:壮筋骨,活血通络。主治风湿痹痛,小儿麻痹后遗症,肥大性脊椎炎。外用治骨折。用法用量:适量浸酒,内服外擦。或适量研粉,调酒煮热敷患处。别名:越南大时藤、奶汁藤、假黄藤、犸(犭留)能、黄藤子、黄藤、土黄连、藤黄莲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深山密林中或石灰岩山坡林中。 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四大天王2022-10-07 19:26:31

    中药材“四大天王”。别名:大叶及己、四叶对、四大金刚、四块瓦。出处:《植物名实图考》云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全光菊2022-10-07 19:31:27

    中药材“全光菊”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草坡及田野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及华北。原形态:全光菊 多年生草本,高50100cm。全株无毛。根茎铺匐。茎直立。基生叶条状披针形或长倒披针形,长1440cm,宽0.53cm,先端渐尖,基部狭窄成具翅的柄,全缘;茎生叶互生,长514cm,宽0.41cm,先端渐尖,无柄,全缘。头状花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