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升登2022-10-07 19:28:58
中药材“升登”。别名:生等、森等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6002900m的山地灌丛或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、四川、西藏。原形态:西藏猫乳,灌木,高2m。幼枝绿色,无毛或被短柔毛;老枝深褐色。叶互生;叶柄长24mm,无乞求;托叶狭披针形,早落;叶片纸质,椭圆形或披针状椭圆形,长25cm,宽12cm,先端锐尖,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,中部最宽,边缘具不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光棍草2022-10-07 19:31:35
中药材“光棍草”。别名:一根香、观音草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、林下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原形态:粗齿兔耳风 多年生草本,高3040cm。根茎短。茎纤细,疏被淡棕色长柔毛。叶近轮生,常聚生于茎中下部;叶柄与叶片近等长,有狭翅;叶片卵形或截形,有时渐狭,边缘有大齿缺或深波状,上面绿色,疏被短硬毛,下面淡绿,疏被长柔毛。头状花序有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鼠尾草2022-10-07 18:25:12
中药材“鼠尾草”。别名:坑苏、紫花丹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间坡地、路旁、草丛、水边及林荫下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北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鼠尾草,一年生草本,高4060cm。茎直立,四棱形。茎下部叶为二回羽状复叶;叶柄长79cm;叶片长610cm,宽59cm。茎上部为一回羽状复叶;此短柄;顶生小叶披针形或菱形,长可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骨碎补2022-10-07 18:31:14
中药材“骨碎补”。别名:肉碎补、石岩姜、猴姜、毛姜、申姜、爬岩姜、岩连姜。性状:本品呈扁平长条状,多弯曲,有分枝,长5~15cm,宽1~1.5cm,厚0.2~0.5cm。表面密被深棕色至暗棕色的小鳞片,柔软如毛,经火燎者呈棕褐色或暗褐色,两侧及上表面均具凸起或凹下的圆形叶痕,少数有叶柄残基及须根残留。体轻,质脆,易折断,断面红棕色,维管束呈黄色点状,排列成环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雉子筵根2022-10-07 18:33:33
中药材“雉子筵根”。出处:《中草药通讯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 -
酸藤木2022-10-07 18:37:58
中药材“酸藤木”。别名:白背酸藤、通天霸、炮子藤(《陆川本草》),透地龙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,鸡母酸,酸醋木、海底龙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,入地龙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。出处:《陆川本草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 -
西瓜霜2022-10-07 18:40:18
中药材“西瓜霜”。别名:西瓜白霜。性状:白色结晶性粉末。注意:虚寒患者忌用。功能主治:清热、消肿。适用于咽喉肿痛,目赤肿痛及口疮等症。用法用量:外用吹患处,适量。咽下并无妨碍。并可点眼,以治目赤肿痛,加蒸馏水化作眼药水尤良。制法:一法:用未成熟的西瓜皮与皮硝加工制成。一般于农历8月节后,制备较宜,因天气风凉,瓜不易烂,将较生的西瓜切开一小口,挖出部分瓜瓤,皮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蘘荷子2022-10-07 18:42:44
中药材“蘘荷子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注意: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莲座革菌2022-10-07 18:45:07
中药材“莲座革菌”。生境分布:生于树林内地上。性味:甘、平。功能主治:追风散寒,舒筋活络。备注:为山西太原“舒筋丸”原料之一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阔叶林或针叶林中地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青海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广东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子实体革质,漏斗状,中部层叠呈莲座状,高宽各达10cm。盖面浅米黄色至浅褐色,往往有辐射状皱纹。子实层平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花生油2022-10-07 18:47:34
中药材“花生油”。性味:淡,平。功能主治:润肠通便。用于蛔虫性肠梗阻;外用穴位注射治肠炎,地图舌。用法用量:用于蛔虫性肠梗阻为4~8两口服;用于肠炎,地图舌均为穴位注射(足三里、上巨虚),每穴1毫升。别名:果油、落花生油。出处: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生境分布:全国各地均有栽培。原形态:落花生 一年生草本。茎高3070cm,匍匐或直立,有棱,被棕黄色长毛。偶数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