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光头前胡2022-10-07 19:31:34

    中药材“光头前胡”。别名:岩防风、棕包头、鸡肢前胡、独活、岩棕、官防风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7002000m的山坡草丛中和湿润的岩缝中。生于山坡草丛中及岩石缝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贵州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广西、广东等地。分布于四川东部与湖北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0.52m。根颈长圆柱形,径11.2cm,有明显环状叶良;根圆柱形,下部常分叉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乌蛇膏2022-10-07 19:34:00

    中药材“乌蛇膏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原形态:动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黑香柴2022-10-07 18:25:11

    中药材“黑香柴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4004200m的高山灌木林带,形成灌丛林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甘肃南部、青海、四川西部、西藏东部。原形态:常绿小灌木,高11.5cm。茎直立,分枝密,枝条纤细,灰棕色,幼枝密被鳞片,老枝纵棱明显,茎黑褐色,芽鳞早落。叶柄短,有鳞片;叶近革质,集生于小枝顶端,狭长圆状披针形,长512cm,宽24mm,两端钝或圆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黄背草根2022-10-07 18:26:23

    中药材“黄背草根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、路旁等荒脊土地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至华南、西南等地。原形态:黄背草,多年生草本。秆粗壮,直立,高80110cm。叶鞘具脱落性的疣基长柔毛;叶舌长12mm,先端钝圆,具短纤毛;叶片狭条形,长1040cm,宽45mm,仅上面基部疏被疣基长纤毛。假圆锥花序狭,长3040cm,佛焰苞舟形,有毛或无毛,总状花序由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鸭脚茶2022-10-07 18:28:49

    中药材“鸭脚茶”。别名:高脚落山箕、山落茄、雨伞子、九节兰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4001200m的山谷、山坡林下、阴湿的路边、沟旁草丛中或岩石积土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广东等地。原形态:灌木,高60100cm。茎圆形,小枝略四棱形,幼时被星状毛,后渐无毛或被疏微柔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520mm;叶片坚纸质,披针形至卵形或椭圆形,长51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鳖头2022-10-07 18:30:02

    中药材“鳖头”。别名:鳖首(《中药志》)。出处:《唐本草》。生境分布:全国大部地区均产。性状:干燥的鳖头,略呈长圆柱形,吻端尖,颈部向上弯曲,约成90度角。外表呈灰棕色,略有皱褶。质坚硬,气腥臭。功能主治:治久痢脱肛,产后子宫下垂,阴疮。 ①《唐本草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香唐松草2022-10-07 18:32:24

    中药材“香唐松草”。别名:马尾黄连、土黄连、马尾连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504500m山地草坡或高山多石砾处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北及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新疆、四川、西藏。原形态:香唐松草,多年生草本,高15100cm。无毛或幼时有短柔毛,长大后脱落变无毛。茎直立,上部分枝或不分枝。叶互生;叶柄短,有鞘;托叶膜质,褐色;基生叶和茎下问开花杳枯萎;茎中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锅铲叶2022-10-07 18:34:42

    中药材“锅铲叶”。别名:半截叶。性味:微苦,温。功能主治:舒筋活络,散瘀活血。用于风湿骨痛,跌打损伤,疟疾,痰阻,蛔虫病;外用治骨折。用法用量:0.5~1两;外用适量,鲜根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龙球果、闹蛆叶、老鼠铃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4501600的山坡或沟谷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攀援草质藤本,长23m。具纤细卷须。幼茎被毛,后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金莲花2022-10-07 18:35:51

    中药材“金莲花”。别名:金梅草、金疙瘩。性味:苦,凉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。用于急、慢性扁桃体炎,急性中耳炎,急性鼓膜炎,急性结膜炎,急性淋巴管炎。用法用量:1~2钱。备注:(1)同属植物长瓣金莲花Trollius macropetalus Fr. Schmidt,功效相似。别名:旱金莲(《五台山志》),金梅草(《山西通志》),旱地莲、金芙蓉(《纲目拾遗》)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酸浆根2022-10-07 18:37:58

    中药材“酸浆根”。出处:《蜀本草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