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花锚2022-10-07 18:47:33
中药材“花锚”。别名:希赫日地格达(蒙名)。出处:《内蒙古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林下、林缘、山沟、水边隰草地。分布我国西南部经中部至东北部。原形态:一年生草本,高20~50厘米。茎直立,自基部分枝,节间较叶长。叶对生,椭圆状披针形,先端尖,基部楔形,常具3脉;有短柄。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;花萼4裂,裂片披针形;花冠钟状,淡黄色,4深裂达中部以下,裂片基部有窝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苍白过路黄2022-10-07 18:47:22
中药材“苍白过路黄”。出处: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02400m的山谷林缘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西南部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茎直立,高4575cm。基部圆柱形,上部钝四棱形,无毛。茎下部叶对生,间距稍密,上部叶互生或近对生;叶近于无柄;叶片披针形,长57(11)cm,宽812(18)cm,两端渐狭,上面深绿色,下面灰绿色,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苍耳子2022-10-07 18:47:21
中药材“苍耳子”。别名:苍耳、老苍子、苍子、葈耳、苍刺头、毛苍子、痴头猛、羊带归。性状:本品呈纺锤形或卵圆形,长1~1.5cm,直径0.4~0.7cm。表面黄棕色或黄绿色,全体有钩刺,顶端有2枚较粗的刺,分离或相连,基部有果梗痕。质硬而韧,横切面中央有纵隔膜,2室,各有1枚瘦果。瘦果略呈纺锤形,一面较平坦,顶端具1突起的花柱基,果皮薄,灰黑色,具纵纹。种皮膜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苦丁茶2022-10-07 18:47:11
中药材“苦丁茶”。出处:《本经逢原》。原形态:①枸骨,详...
查看详情 >> -
茴香根2022-10-07 18:46:25
中药材“茴香根”。出处:《本草图经》。化学成分:根含挥发油。油含莳萝油脑、α松油烯、γ松油烯、异松油烯、α蒎烯、β蒎烯。β月桂烯、α水芹烯、对聚伞花素、柠檬烯等。尚含棕榈酸豆甾醇酯,5甲氧基呋喃香豆精、豆甾醇、伞形花内酯。性味:辛甘,温。 ①《草木便方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茯苓皮2022-10-07 18:46:24
中药材“茯苓皮”。别名:苓皮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性状:茯苓皮多为长条状,大小不一,外面黑褐色或棕褐色,有疣状突起,内部白色或灰棕色。体软质松,具有弹性。性味:甘淡,平。 《四川中药志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茶膏2022-10-07 18:46:13
中药材“茶膏”。生境分布:原产我国南部,现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广为栽培。原形态:茶 常绿灌木,高13m;嫩枝、嫩叶具细柔毛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37mm;叶片薄革质,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,长512cm,宽1.84.5cm,先端短尖或钝尖,基部楔形,边缘有锯齿,下面无毛或微有毛,侧脉约8对,明显。花两性,白色,芳香,通常单生或2朵生于叶腋;花梗长610mm,向下弯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草本威灵仙2022-10-07 18:46:13
中药材“草本威灵仙”。别名:九盖草、狼尾巴花、九节草、山鞭草、草玉梅、九轮草、斩龙剑、秆杆升麻、草龙胆、山红花、二郎箭。出处:本品是从宋代至清代药用威灵仙品种之一。《本草图经》在论述威灵仙时说:...
查看详情 >> -
莱菔子2022-10-07 18:45:24
中药材“莱菔子”。别名:萝卜子。性状:本品呈类卵圆形或椭圆形,稍扁,长2.5~4mm,宽2~3mm。表面黄棕色、红棕色或灰棕色。一端有深棕色圆形种脐,一侧有数条纵沟。种皮薄而脆,子叶2,黄白色,有油性。无臭,味淡、微苦辛。贮藏:置通风干燥处,防蛀。炮制:莱菔子:除去杂质,洗净,干燥。用时捣碎。 炒莱菔子:取净莱菔子,照清炒法(附录Ⅱ D)炒至微鼓起。用时捣碎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荷苞花2022-10-07 18:45:21
中药材“荷苞花”。别名:赖桐花、贞桐花(《南方草木状》),百日红(《洛阳花木记》),洋海棠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合包花(《草木便方》),状元红(《广州植物志》),抽须红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,龙穿花、香盏花、香带花、香斗花(《四川中药志》),龙船花(《广西中药志》),真珠花(《闽东本草》),红龙船花(《广西民间常用草药》)。出处: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生境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